东南亚出行服务公司Grab日前被曝再获孙正义的软银集团20亿美元融资。按照公司此前公布的融资计划,预计今年年底累计融资额度将达到65亿美元。
今年3月,Grab刚刚获得了软银基金14.6亿美元的最新注资,融资额已经达到45亿美元,如果软银的20亿美元顺利入账,Grab今年的融资目标也将提前达成。
软银的这笔融资将帮助Grab在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扩张,包括将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建立第二总部。目前在东南亚出行市场,Grab最大的竞争对手GoJek总部就位于印尼。GoJek本月刚刚获得了来自Visa、三菱集团的F轮融资,参与本轮投资的机构还包括Google、腾讯、京东等。
针对软银最新的这笔融资,Grab总裁Ming Maa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从我们第一季度的增长来看,到今年年底,我们会比任何一家东南亚的出行公司的规模都要大4倍以上。”Ming Maa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主要指的竞争对手就是GoJek。
软银上周五刚刚宣布将启动第二轮上千亿美元规模的基金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这一计划是软银愿景基金二期,参投者包括苹果、微软、富士康、渣打银行以及瑞穗银行等,其中软银将出资380亿美元。在愿景基金一期中,软银的投资项目包括美国初创公司Uber、Slack和WeWork,以及印尼电商Flipkart等独角兽企业,回报率已经高达45%。
目前Grab的主要投资者除了软银,还包括滴滴、平安资本、微软、美国资产管理奥本海默基金等,此外丰田和现代汽车也是Grab的投资者。就在上个月,Grab还宣布获得资产管理公司Invesco的3亿美元融资。
在上一轮软银融资后,Grab估值就已经达到140亿美元。如此大规模的扩张下,Grab今年将会进行大手笔的收购。Ming Maa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可能会有6个左右的收购项目。我们对科技公司,只要能够对我们的平台形成补充的,比如金融银行转账服务、外送服务、交通运输等等,我们都感兴趣。”
本月初,Grab宣布与B2B交通服务整合技术商Splyt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Grab在东南亚市场的服务规模。在Splyt的800万美元A轮融资中,Grab为主要资方之一。
去年,Grab成为东南亚首家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出行服务公司。在谈到盈利方面时,Ming Maa告诉第一财经记者,Grab的打车服务已经在一些市场开始盈利。“我们有非常清晰的盈利路线图,包括盈利的时间节点。”Ming Maa说道,“现在Grab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扩大生态圈,而不同合作伙伴合作,而且借助我们的投资方,我们在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服务。”
在艾利丹尼森标签与包装材料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高国华看来,标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行业认知、法规、产业链和综合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
作者:钟正生/张璐/范城恺(钟正生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风险提示:地缘形势演化超预期,全球通胀压力超预期,海外货币紧缩力度超预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超预期等。2022年上半年,新兴市场资本流入显著放缓,尤其俄乌冲突后一度遭遇资本净外流,过去两年最具韧性的中国市场也未能幸免。汇市方面,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贬值,但巴西、俄罗斯等“含商品量”较高的货币汇率走强。今年1-5月,美元指数累计上涨6.6%,土耳其、阿根廷、以及大部分亚洲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泰国、印尼、越南等)地区货币兑美元贬值。
2022年1月1日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当今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同时意味着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将进一步加强。
出口同比增速超预期反弹,是产业链修复后的反弹效应,我们认为后续出口增速的高景气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可以看到去年6月基数垫高,5月的高贡献不具有可持续性。在后续的出口增速变化中,下行斜率可能由汇率扰动,若人民币持续贬值,或将成为年内出口变动的另一个影响因素,需要对后续汇率走势给予更多关注。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