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六行情被透支后 哪些车企将率先突围?

第一财经 2019-08-08 15:04:55

作者:张煜可 ▪ 谢勤    责编:张煜可

国六切换政策提前实施,让低迷已久的车企市场在6月小火了一把。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国五车型加大降价与促销力度大,消费者抱着抄底的心态在6月购车,使得国内车市销量短期有所回暖。 但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回升到了62.2%,再次位于警戒线之上。7月受6月透支效应和传统购车淡季影响,销量明显下滑,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大。此次的消费透支的影响至少将持续到8月份。

国六切换政策提前实施,让低迷已久的车企市场在6月小火了一把。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国五车型加大降价与促销力度大,消费者抱着抄底的心态在6月购车,使得国内车市销量短期有所回暖。

但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回升到了62.2%,再次位于警戒线之上。7月受6月透支效应和传统购车淡季影响,销量明显下滑,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大。此次的消费透支的影响至少将持续到8月份。

车企经营状况持续低迷

截至7月31日,已有诸多汽车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在发布预告的60多家企业中,业绩预降占企业总数的44.26%,预增、扭亏及续盈企业占总数的24.59%,亏损企业高达27.87%。从例年乘用车销售情况,也可以折射出当前车企经营困境状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国六标准在7月份提前实施后,车企间的新一轮角逐再次开启。许多车企发力新标准新车型,希望快速抢占市场。可此次国六标准全面胜于欧六标准,技术跨越性较大,众车企的发展进度也层次不齐。

国六到底严在哪?

国六标准规定:

对于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

  • 2020 年7 月1 日起应符合国六a 限值要求
  • 2023 年7月 1 日起应符合国六 b 限值要求
  • 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可提前实施国六标准

在轻型汽油车中,排放标准限值要求的变化最为明显,国六 b 较国五降幅达到33%以上

(点击图片可放大)

与国四➡国五相比,国五➡国六升级幅度大、成本高、准备时间短且准备不充分,提前实施范围却更大。

(点击图片可放大)

在目前决定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的15 个省市中,除北京于2020年1月1日起对轻型汽车实施国六标准外,其余于 2019 年7月1 日起实施。

(点击图片可放大)

车企间战势如何?自主品牌后续发力,尾部企业难存活

在目前售车型中,国六车型占比已达1/5。

合资品牌国六车型布局相对领先,自2018Q3 起,国六车型开始密集发布;

自主品牌起步相对较晚,直至 2018Q4 起才发力,节奏明显加快。

截至6月30日,自主品牌国六车型数量占比已超过1/4。

但自主品牌的国六车型整体渗透率较低。

自主国六车型共计316款,占全部自主车型(3152款)的比例仅为10%。

从车企厂家来看,近半车企仍无国六车型。

目前已经推出国六车型的厂家,车型数量排名前5的有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华晨宝马、一汽大众

细分到国内自主品牌,排名前五的厂家为吉利、上汽、长城、奇瑞、长安,分布推出了61、56、42、28、24款产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从国内自主厂商国六车型分布比例来看,头部集中趋势明显

前五龙头厂商推出的国六车型数量约占全行业的67%(吉利、上汽、长城、奇瑞、长安)。

(点击图片可放大)

观察各自主厂商国六车型渗透率发现,仅有一汽红旗与星途超过50%。

(点击图片可放大)

政策是否仅有短暂影响?乘用车终端低迷市场能否发生变化?

从短期来看,国六切换政策的确短期带动汽车销量。

目前已宣布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的省市大多为国内乘用车销售的主要市场。2019 年 4 月起,因国六即将实施,终端扩大优惠力度清理国五库存,销量出现改善。

2019 年 6 月底全国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降至 50.4%,处于 2018 年以来最低水平

提前实施国六地区,库存预警指数已经降至 45.7%,处于相对安全库存水平。

但是,未提前实施国六地区,去库动力相对较小,且存在承接提前实施地区将国五车型转移外迁库存的可能,库存预警指数环比有所回升。并且七月车企们的销量数据明显下滑,库存预警升高,提前透支销量所造成的后果已显现且可能持续影响至8月。

本次国六提前实施,中长期的核心逻辑是行业在自发性的复苏过程中,行业格局得到重塑,龙头企业得以受益。建议关注目前国六车型布局完善、品牌溢价突出的整车龙头。

(实习生赵汉卿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