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基金”,一般会在股市持续反弹且有较大幅度涨幅、出现牛市呼声时才会出现。
但经历过5月大跌、6月反弹后,7月以来A股走势依然起起伏伏,大盘在2700-2900点之间来回震荡。所以连3000点都没站上的市场,怎么会有爆款基金呢?其实这次我们要说的并不是股混基金,而是很多人都看不上眼的债券基金。
当内外部环境动荡,A股也没有出现持续性、大幅度上涨的时候,另一头债市却在安安静静地震荡上涨,不少聪明钱都跑到债市里“避风头”去了。
据Wind统计,下半年以来,截至8月27日发稿时间,公募基金共成功发行211只基金(同一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合计募集规模达1289.62亿元。
其中,债券型基金不论是产品数量还是总规模都遥遥领先,108只债基合计募集780.97亿元!另外,股票型基金有48只,募集规模354.22亿元;混合型基金46只,募集规模141.96亿元;QDII型基金6只,规模10.37亿元;货币型基金3只,规模2.10亿元。
(数据来源:Wind,统计截至8月27日)
就单只基金产品的募集规模来看,下半年以来募集规模的TOP20中,有11只债券型基金、6只股票型基金、3只混合型基金,其中有2只还是偏债混合型基金。
(数据来源:Wind,统计截至8月27日,橙色部门为股票型基金)
其中,农银汇理丰泽三年定开债募集规模最高,短短3天时间里,有858户认购,募集了100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户投资额超1100万元!成为近三个月首只募集超百亿的基金。
但这还不是今年募集规模最高的债基。
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截至发稿时间,共有6只基金募集规模达到100亿元的级别,全部都是债券型基金。其中,5只都是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1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募集规模最多的是民生加银中债1-3年农发债(007259.OF),其在今年5月底成立时规模高达224亿元。
(数据来源:Wind)
从上面两张表来看,大户资金特别青睐风险较低的债券基金,如中长期纯债基金,投资国开债、农发债、地方债的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而可转债基金、二级债基这些受股市影响较大的产品都很少。
不过虽然年内不少资金涌入债券基金,但现实中有些基民小伙伴对债基不是太感兴趣,有的买了这类基金后,会嫌弃收益不高。
(以下网友的精彩评论来自基金投资App的讨论社区)
小编意见:首先,债基不用买那么多......就算纯债、二级债、可转债基金各配1只,总共也才3只产品。其次,债券基金本身特性就是低风险低收益,短期内业绩看不出大波动,这很正常;再次,虽说债券基金风险低,但也不是说稳赚不亏,有时也是会跌的。
小编意见:这里小编要反驳一下,只要不踩雷的话,一般来说,纯债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的整体业绩肯定比存银行收益高。至于这位小伙伴有这种感受,可能是因为买的那只债券基金不是太给力,如果一直都跑输同类产品收益均值的话,那可以考虑换成其他债基。
最后再来说说爆款基金魔咒。
以往当股混基金中出现爆款产品时,意味着市场情绪已经十分高涨,大盘已涨到高位,后续常常见顶回落。
那么,后面债市还能继续上涨吗?债券基金还能买吗?就目前机构观点来看,债券牛市仍未到头。
天相投顾分析指出,目前资金面稳中偏松,且在经济明显改善之前,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预计不会发生变化,这将为债市形成安全边际。基本面、信用环境、风险偏好、资产配置荒及外资持续流入等债市利多因素正加速显现,均有利于利率债和高评级信用债。
博时基金首席策略师魏凤春也表示,境外市场的衰退担忧导致关键利率接近历史低位,避险情绪也在多个市场持续传染,持续扩大的内外利差将确保国内债市的相对安全,至于市场关注的MLF利率调降等信号,大概率只会迟到不会缺席。结构上,相对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绝对值 戴先喜)
办法拟规定,结算参与人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品种现券交易计收比例下调至原有标准的十分之三,质押式回购业务计收比例维持不变。
据了解,监管部门将分阶段推进公募改革配套法规落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聚焦广大投资者普遍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将更加突出投资人最佳利益导向。
多家机构表示将继续保持对中国资产的高仓位运作。
北京市医保局局长马继业表示,北京市今年将再新设100亿元规模的医药并购基金,构建全周期接续支持、市区协同的医药健康产业基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