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政府做生意不少是通过政府采购。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35861.4亿元,较上年增长11.7%,最明显的变化是服务类采购规模快速上涨。
政府采购有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货物指的是采购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物品;工程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即是服务。
财政部6日公布的2018年全国政府采购情况显示,货物、工程、服务采购规模分别为8065.3亿元、15714.2亿元和12081.9亿元。工程类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比重依然最高,达到43.8%。不过增长势头最猛的仍是服务类,去年采购金额同比增长高达35.7%,而另外两类采购规模增速仅为个位数。
服务类采购金额占比自从2017年首次超过货物类占比之后,去年首次突破30%,达到33.7%。
这意味着政府采购的钱越来越多地花在了服务类领域,比如社会养老服务、低保人群的医疗保险服务、面向社会的公共法律服务等。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治理现代化、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的成效。
中国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2018年延续了集中采购占比下降,分散采购占比上升的趋势。
财政部数据显示,政府分散采购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首次突破40%,达到41.5%,5年内提高了26.3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中央和各地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清理规范和优化集中采购目录,减少集中采购项目,扩大了采购人分散采购的范围和采购自主权。另外,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政府采购的推广与应用,对于分散采购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政府采购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多种方式,法律规定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2018年公开招标采购仍占主导地位,单一来源采购规模有所下降。由于由于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较弱,近些年监管部门对此严格把关。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公开招标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0.5%,单一来源采购占比为11.8%。单一来源采购规模占比下降5.4%,其中,服务类单一来源占服务类采购规模比重下降11.6%。
财政部称,2018年积极落实政策功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在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国内航空发展的支持作用进一步显现。
比如,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为27488.6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6.7%。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为11941亿元,占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的43.4%。
要真正规范PPP项目健康发展,不仅要通过完善PPP新机制,强化其基于使用者付费和特许经营等原则,核定PPP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更主要是要推进政府采购市场改革与开放。
印花税1075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411亿元,同比增长60.6%。
惠誉方面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是有失偏颇的,不能充分客观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一致认知。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不予认可。
3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连续6个月运行在54%左右的较好水平。
26日,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就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