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月土地市场回暖,“土地财政”正转型

专家认为,“土地财政”转型短期仍要加力稳定房地产市场,长期看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重塑税基和财政结构。

113 昨天 20:00

财政部1.8万字财政政策报告,有何看点?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介绍去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并展望今年财政政策。

133 昨天 19:35

一文读懂前两月全国财政收支数据,财政支出正发力

尽管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出现下滑,但财政支出保持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稳经济

167 昨天 19:38

地方发债提速,6万亿置换隐性债务额度发行已过半

地方仅用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发行用于偿还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券规模近3.4万亿元。

317 03-21 11:22

专项债新变革:额度破4万亿,地方有更大自主权|财税益侃

近年来专项债的发行使用情况趋于复杂多元,专项债用于新增项目建设、置换隐性债务和偿还到期债务等多种用途,置换隐性债务的来源既有再融资专项债,又有新增专项债。

103 03-20 21:02

壹快评丨育儿补贴设计应考虑基层财政承受力

全国性育儿补贴标准不宜过高,且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大支出责任,以减轻基层财政负担。

308 03-20 18:16

地方招商引资财政奖补、税费优惠“红线”更明确了

有的地方在出台经济促进、招商引资等政策时,对《条例》要求把握不准,有的搞变通、“打擦边球”,也有的“一刀切”,一律禁止财政奖补行为。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准确的。

226 03-18 20:15

地方密集披露前两月财政数据,收入普遍实现增长

经济平稳运行之下,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并加快发债,以保持支出适度加力稳经济。

480 03-18 12:25

详解零基预算改革:为何要改、效益如何、难点有哪些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零基预算更多体现为运用其理念完善预算管理,并不是全部从零开始编制预算。目前地方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时也有所侧重,比如更多地从专项资金入手。

367 03-17 21:15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财政掏出“真金白银”支持

为刺激消费,财政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加大民生投入、消费补贴、消费贷款贴息等方面发力

216 03-16 20:40

2025年财政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财长万字讲话稿透露信号

今年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选择部分省份试点,力争用2年时间,在财政管理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392 03-14 11:30

从收支细账看2025年国家账本|财税益侃

在财政收入总体低速增长预期之下,为了稳经济,今年政府债务收入出现明显增长,但全国债务风险依然安全可控。

140 03-13 21:15

专家详解土地储备专项债新政:对楼市意味着什么?

重启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旨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426 03-12 10:54

如何干好今年财政工作?全国人大财经委给出六大建议

全国人大财经委建议今年实施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等。

636 03-09 13:35

专家热议今年财政政策:力度更大,投资聚焦于“人”

观察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要看财政支出强度,更需关注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209 03-09 10:40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化债,有何看点?

中国将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678 03-07 11:43

拆解近12万亿新增政府债务:中央加杠杆 债务结构优化

目前中央和地方债务余额均控制在限额之内,且2024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负债率)约60.9%,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970 03-07 10:07

系统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五部门详解政策大礼包

包括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等。

635 03-06 22:23

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已超2万亿元,靠前发力稳经济|财税益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142 03-06 21:50

财长详解今年财政政策,预留充足政策空间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607 03-06 18:42
  • 陈益刊

    第一财经记者 专注财政报道,从繁琐缜密中看到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