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土地财政”转型短期仍要加力稳定房地产市场,长期看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重塑税基和财政结构。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介绍去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并展望今年财政政策。
尽管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出现下滑,但财政支出保持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稳经济
地方仅用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发行用于偿还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券规模近3.4万亿元。
近年来专项债的发行使用情况趋于复杂多元,专项债用于新增项目建设、置换隐性债务和偿还到期债务等多种用途,置换隐性债务的来源既有再融资专项债,又有新增专项债。
全国性育儿补贴标准不宜过高,且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大支出责任,以减轻基层财政负担。
有的地方在出台经济促进、招商引资等政策时,对《条例》要求把握不准,有的搞变通、“打擦边球”,也有的“一刀切”,一律禁止财政奖补行为。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准确的。
经济平稳运行之下,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并加快发债,以保持支出适度加力稳经济。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零基预算更多体现为运用其理念完善预算管理,并不是全部从零开始编制预算。目前地方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时也有所侧重,比如更多地从专项资金入手。
为刺激消费,财政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加大民生投入、消费补贴、消费贷款贴息等方面发力
今年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选择部分省份试点,力争用2年时间,在财政管理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在财政收入总体低速增长预期之下,为了稳经济,今年政府债务收入出现明显增长,但全国债务风险依然安全可控。
重启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旨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全国人大财经委建议今年实施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等。
观察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要看财政支出强度,更需关注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中国将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
目前中央和地方债务余额均控制在限额之内,且2024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负债率)约60.9%,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包括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第一财经记者 专注财政报道,从繁琐缜密中看到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