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集了业界大佬的人气和真金白银,重庆能否再次实现产业“变脸”

第一财经 2019-09-08 21:46:10 听新闻

作者:李秀中    责编:黄宾

重庆经济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迫切需要再一次“变脸”。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智能化被确立为新的转型方向和增长引擎。

将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等互联网界大佬聚集在同一场展览会上,并非易事。然而,重庆连续两年都做到了。

8月底,重庆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智博会”)。除了BAT掌门人,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小米董事长雷军、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等业界大佬也悉数出席智博会。

去年以来,重庆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但也从去年首届智博会以来,重庆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排兵布阵,连续两届智博会宾朋满座,又让重庆享受“高光时刻”。这一“高光”能否使得重庆迎来城市和产业的二次变脸呢?

大佬带着人气和真金白银而来

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大佬不约而同来到重庆?

马云在演讲中说:“如果在硅谷开这样的会,我认为是代表着技术研究的进步。但是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召开这样的会议,我认为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新华社图

近几年,重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发布和诸如智博会这样的平台,强化了自己大数据智能化的城市标签。

2017年底,重庆确定了实施大数据智能化战略。2018年3月,重庆发布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这可以看作是重庆转型的纲领,要让大数据智能化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12个产业,到2020年,目标规模7500亿元,到2022年力争突破万亿元。

围绕这一目标,这两年来,重庆一方面在各领域编制配套实施政策,通过规划统筹、财税政策支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多方面推进智能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比如,重庆市科委决定实施大数据智能化重点研发项目每年不低于100项,市级科技发展资金年投入项目经费不低于1亿元。另一方面,重庆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造势。

今年1月,阿里巴巴重庆智能中心落户两江新区。近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b2b、零售通、口碑、大麦、阿里影业、蚂蚁金服、菜鸟、阿里集团客户体验事业部等经营团队已经正式入驻该中心。

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于2018年完工并启动运营,二期也即将开工建设。据了解,数据中心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将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此外,腾讯在重庆设立的西南总部大厦也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投用。

除了BAT,今年智博会上,华为与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计算产业高地;杨元庆宣布,联想将在重庆投资建设5G云网研发基地,未来五年累计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元。

产业结构能否二次变脸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其工业体系主要是重工业,污染比较重,能源材料消耗也比较重,产品的附加值低。重庆市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重庆的支柱产业主要是汽车摩托车、冶金和化工,这三大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市的58.2%。

2008年,重庆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摩托车产量占全国的29.4%;全市汽摩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32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4.5%。

2009年,重庆经济结构开始第一次“变脸”。当年惠普落户重庆,带来一批电子代工企业巨头入驻。此后,重庆通过大举招商引资,到目前已拥有5个笔记本电脑世界级品牌商,6个世界级的OEM制造商(原始设备制造商),另外还有860多个零部件配套厂商。

不仅如此,重庆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围绕产业垂直整合和集群发展,推动“整机+零部件”、“研发+生产”、“营销+结算”等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多规格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打印机、路由器、手机等智能产品体系。

随着扩大内需的政策出台以及消费升级,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带动重庆工业飞速发展。自2009年以来,重庆的汽车产业和电子工业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甚至增速超过20%,带动重庆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6772.9亿元飙升至2016年的近2.4万亿元。其中,这两个行业就达到1万亿元,占了半壁江山。

但近几年,这两大产业都遭遇下行压力。其中,重庆汽车产量在2016年达到高峰后逐渐开始下降,并影响到重庆的工业和经济。2018年,重庆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99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5%。这一数据创下了自2001年以来的新低。

下降趋势还没停止。今年上半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34.76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月,重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1%,其中,汽车产业下降12.2%,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9.1%。

要扭转下滑趋势,必须有新的增量来填补汽车和笔电产业这块失去的增速。但10年前的产业变脸,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靠代工企业,是生产能力的转移搬运,如今要迅速形成类似的产业规模,在其他行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替补。

也就是说,重庆经济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迫切需要再一次“变脸”。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智能化被确立为新的转型方向和增长引擎。

目前,重庆正重点推进“芯屏”等制造项目。比如,2018年底,京东方在重庆投建的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开工建设,项目投资高达465亿元,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等所需的柔性显示屏。此外还有SK海力士12英寸芯片存储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等。

2018年发布的《重庆市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累计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基本建成覆盖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8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6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不仅如此,重庆还通过资金支持鼓励智能终端生产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比如针对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按照智能化改造设备采购费用的15%给予补贴。

官方数据显示,随着一批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的实施,以及一大批大数据智能化企业的兴起,重庆产业格局正迎来可喜变化——2018年重庆智能产业产值达4640亿元、同比增长19.2%;今年重庆将重点推动集成电路、液晶面板、智能终端等领域项目建设,力争全年产值突破5800亿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