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年末消费券来了!地方冲刺四季度主攻这些消费领域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因此需要补短板扬优势,让消费和服务业“挑更重的单子”,“多拉快跑”成为地方冲击四季度的一个突破口。

11-27 21:28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能否夺回“第一城”宝座

目前,上海已经成为继西安之后第二个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的城市。如果不出意外,上海将登顶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位置,同时,其产量还将可能超过120万辆。

11-23 21:48

城市轨交迎来新线开通潮,运营里程座次将重排|秀言城事

今年年底前,十多个城市将开通近20条城市轨交线路,一些城市运营里程将实现新的突破,全国城市轨交运营里程有望突破1万公里。

11-22 22:19

各地布局新能源汽车,能否踩准“赛道转换”节奏

在各地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风险也在上升。这些风险不仅在于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还可能在于风向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下半场赛道,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

11-21 21:47

拿出真金白银和干货政策!这些地方为何大建副中心城市

新兴产业在副中心城市布局,改变了它们的城市的地位,因此在省域经济中作为新兴增长极被寄予厚望。

11-20 21:44

郑州、青岛都市圈接连获批,还有这些地方等待成“圈”

专家表示,按照国家发改委对都市圈的定义来看,一个要是超大特大城市,另外一个则是有实力、有条件的大城市,那应该是I型大城市,也就是城区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从这两个界定范围来计算,未来都市圈的总数是有限的。

11-12 21:01

9月新能源车产量环比翻倍,问界爆火带动重庆汽车突破?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表示,重庆汽车产业的突破需要像比亚迪宋Plus DM-i等月均销量在4万辆以上的现象级产品。

11-06 22:16

书记省长带队“串门”,密集跨省考察透露哪些信息

考察之后,招商引资也是重点,尤其是走向东部省份的考察。

11-02 21:26

地方交出“三季报” :西藏海南领跑,12省份增长提速

在三季度遭遇恢复阻力之下,仍有12个省份增速加快。

10-26 23:08

省区市主要负责人亲自出马,地方掀起“央企争夺战”

各地争取央企落户的目的,不只在于带动地方投资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地方还希望央企能够结合地方禀赋资源和战略方向,布局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构建未来发展动力。

10-23 21:24

地方密集部署四季度工作,全力冲刺全年目标︱秀言城事

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有些省份经济增长与年初的目标还有些距离,甚至差距比较大。有的省份则期待更好的成绩。目前,三季度已经结束,占比最大的四季度成为冲刺全年经济目标的关键节点。

10-11 22:01

26省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出炉,哪些省份赚得多?

26个省份发布了国庆旅游数据,其中河南接待游客人数最多,而江苏实现旅游收入最高。

10-08 20:41

上海西安深圳三强竞逐,谁将是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在产量背后,更重要的竞争还在于当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生态发展。

09-30 16:04

铁路投资进入密集投产期,四季度还将开通10条铁路

铁路项目审批也在加快,今年以来,已经有多个项目可研获批。

09-29 09:13

多地锚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跨区域合作成为潮流

专家称,旅游做大后自然有跨越行政区划的需求,而且一些旅游资源本身是跨越行政区划的。而这种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也得到国家层面的推动。

09-27 22:24

成都加入“松绑楼市限购”,9月已有11个省会城市调整政策

从6月份开始,成都楼市进入下行通道。截至8月,成交面积降至1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

09-26 20:57

9月已有10个省会城市松绑限购,各地调整力度出现分化

严跃进认为,一些城市政策偏保守,可能思路还是一步一步放,市场不行的话再放。从目前已经放开限购的城市来看,取消限购的效果还是好的,与认房不认贷来看,限购政策效应更强。

09-25 21:35

煤价迎来触底反弹,能源大省能否重返高光时刻

虽然煤炭价格反弹是从8月下旬启动,但是一些能源大省的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其煤炭行业的产值增幅扩大,扭转了今年以来的增速持续收窄的趋势,显示出反弹的迹象。

09-20 22:29

中欧班列十年开行7.7万列,新挑战下地方补贴还需要吗?

在通道发展初期,地方政府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对于培育市场有积极作用。此后,财政部要求地方补贴逐步退坡。但现在海运价格下降,价格落差又出现了,地方补贴再一次引发关注。

09-19 21:46

双节叠加出游旺季,各地密集出台措施促消费︱秀言城事

今年以来,旅游餐饮等业态快速恢复,成为各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动力,尤其是暑期旅游的上佳表现,使得各个城市更加重视即将到来的国庆旅游,出台更为积极的措施来争取游客。

09-13 22:14
  • 李秀中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