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论:A股市场化改革积极效应渐显

2019-09-09 21:53:08

作者:社论    责编:许云峰

之所以“炒壳”不再,是去年底以来监管层通过一系列政策强化了退市制度

最近,A股市场交投火爆,三大指数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沪指站上3000点大关,成交量也放大到7000亿元。不过,也有部分个股备受冷落,与火热的行情形成“冰火两重天”格局。

遇冷者主要是“ST”、“*ST”为代表的业绩问题股。9日,5只在交易的1元以下个股无一上涨,1元股中*ST庞大和*ST信威跌停,前者至今已连续43个交易日跌停,原因是2017年和2018年连续亏损且净资产为负。

如果在往年,这样的情况不大会出现,因为一旦一只股票价格极低、市值缩水到十几亿甚至几亿时,就会被“炒壳”者盯上,且往往能通过重组临门一脚“挽回”。因退出不畅,A股炒作“壳”资源现象此前十分普遍,许多人乐此不疲,甚至出现了因专门炒作“ST”股而获利匪浅的“牛散”。

之所以“炒壳”不再,是去年底以来监管层通过一系列政策强化了退市制度。如去年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并修订完善《股票上市规则》《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关键点包括界定交易所退市主体责任,明确首发上市欺诈发行、重组上市欺诈发行、年报造假规避退市及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的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退市新政在今年得到了落实,今年5月17日,沪深交易所一口气宣布4家公司终止上市,此前已有9家暂停上市,今年退市公司预计达到20家左右,力度明显加强。而且杀伤力也很大,如曾经主要靠炒“壳”发家的牛散陈庆桃,今年连续踩中*ST海润、*ST众合、*ST华泽和*ST上普四雷,均位列前十大股东。如此现实之下,“炒壳”就成了风险高收益低的事,垃圾股无人问津不足为奇。

事实上,完善退市制度,让A股有退有进,只是近年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之一。一家公司上市一段时间后,因行业环境或自身经营等问题,丧失了持续盈利能力或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继续上市条件,理应退出资本市场,把上市资源让给后来者。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服务实体经济,给企业提供良好的直接融资渠道。去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少企业发展遭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决策层也一再通过降准等货币政策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然而,比银行信贷之类的间接融资更重要的是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资本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IPO常态化之际,严格退市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不让资金浪费在已无实质性业务的企业身上。今年7月上交所科创板的开市,则主要加大了资本市场的普惠性。科创板试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监管层不再替投资者把“质量关”,而是着重强调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的制度设计,让一些有前景但目前尚未盈利或达不到主板上市要求的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注册制虽然目前只在科创板试行,如果运行良好,未来还应该向深交所创业板等板块推广,让更多的企业能受惠于资本市场。当然,在一系列市场化政策实施之际,资本市场改革还需要重点解决违法成本偏低和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等问题,不让投资者合法利益受损。

可以说,资本市场改革的正面效应日渐展现,未来也应该持续深化。正如日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所提到的,要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使其真正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