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WEF)9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在141个经济体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中国排名第28位,位居金砖国家之首,在市场规模、创新能力和技术通信领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表示:“全球竞争力指数为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指南。在新经济中,创新成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新加坡第一,美国降至第二
《全球竞争力报告》评估的基础是全球竞争力指数(GCI),该指数通过12项支柱下的103项指标,对141个经济体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每项指标采取0-100分的计分制度,展示一个经济体距离理想状态或者“满分”竞争力之间的差距。
新加坡在满分为100分的这一指数体系中总分为84.8,位列榜首。美国排名第二,得分83.7。
其他进入前十名的G20经济体有日本(第6位)、德国(第7位)和英国(第9位),阿根廷(83位)则成为排名最低的G20成员。
报告认为,尽管美国从第一名跌到了第二位,但其仍是创新强国,在商业活力方面排第一,在创新能力方面排名第二。
从区域来看,由于拥有许多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亚太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地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除了日本排名第六,亚太地区中,韩国位列第十三,而今年亚太地区进步最大的国家是越南,位列第67名。不过,这一排名也揭示了区域竞争力格局的差异性,即尽管该地区拥有世界上一些技术方面最先进的经济体,但创新能力(54.0)和商业活力(66.1)的平均得分相对较低,落后于欧洲和北美。
欧洲国家整体表现不错,紧随美国之后的欧洲国家有荷兰(第4位)、瑞士(第5位)、德国(第7位)、瑞典(第8位)、英国(第9位)、丹麦(第10位)、法国(第15位)、西班牙(第23位)以及意大利(第30位)。
中国排名28位
今年中国排名第28位,与上一次排名相同,是到目前为止金砖国家中表现最好的国家,比俄罗斯高15位,比南非高22位,比印度和巴西分别领先40位和43位。
如果从分项来看,报告认为,中国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宏观经济稳定性,在市场规模上,中国国内和出口市场相结合得到了100分,位居该项第一。
同时,在一些领域中,中国的表现几乎与经合组织(OECD)的标准相当。例如,中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采纳方面的表现超过了25个OECD成员方。又如,中国的健康预期寿命为68.1岁,比美国长1.5年,比OECD平均水平仅短0.8年,中国已连续两年在健康预期寿命的排名上超过美国,中国在此方面排名30,美国排在第54位。
此外,中国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显著发展,得分77.9,该项第36位。同时,报告认为,中国一直在迅速提高创新能力,得分64.8,排在该项第24位。
在科技创新加速重构全球经济格局的当下,资本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赋能多领域创新的核心引擎。跨界共振中,资本如何锚定下一个增长极?AI、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哪些深层变化?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的主题是《跨界融合,领航未来:资本赋能多领域创新生态》,邀请投资界的领军者和产业先锋等,共话资本赋能创新之道,敬请关注!
中国与越南签署竞争领域合作文件。
中国和印度是全球药品供应链中两大重要的原料药生产国。此次美国对等关税下,对中国的对等关税,高于印度。
盘古智库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未来,行业将进入“战国七雄”时代:市场集中度提升,资源向头部聚拢,技术壁垒成为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