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戴森电动汽车项目终, 为中国新能源造车敲响警钟

第一财经 2019-10-11 17:19:10 听新闻

作者:童兰    责编:宁佳彦

锂电池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电动车的商业化可能还不够近。由于无法保证电动汽车的商业可行性,戴森决定终止电动车项目。

锂电池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电动车的商业化可能还不够近。

日前,真空吸尘器的发明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的“汽车梦”正式宣告破灭。戴森公司在一封致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经过多年尝试仍无法保证电动汽车的商业可行性,戴森董事会不得不决定终止电动车项目。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戴森的汽车团队至少拥有400人,该团队将被转入其他各个主营业务中。戴森的电动车项目已经开展了四年多,公司原本计划在2020年推出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

戴森的信中写道:“戴森汽车团队已经开发出一款令人期待的电动汽车。但是,尽管我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做了各种尝试,但还是无法确保这款汽车的商业可行性。”

詹姆斯-戴森曾暗示这辆电动车会很贵,他说:“(相比于订单数量)也许消费者准备支付多少订金的数字会更好看。”

戴森还表示试图严谨地找寻可能接受这项业务的买家,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有所进展,因此汽车业务不得不终止。

戴森曾承诺到2020年,将投资25亿英镑用于新技术研发及戴森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扩张,公司表示这一投资计划不受影响。此外,公司还将专注于制造固态电池及其他核心技术项目,积极开发传感技术、视觉系统、机器人、机器学习技术及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我们的电池将为戴森奠定坚实的基础。”戴森在信中写道。

不过市场从一开始就不看好戴森电动车项目,因为搞定从工程设计、制造生产再到测试监管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戴森这样一家在造车方面完全“欠缺经验”的企业来说难度很大。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戴森拥有发动机技术,但完全不具有底盘技术和生产工厂。

“造车并不是光有技术就行,要把一辆汽车推向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位传统汽车企业的管理者对笔者表示,“我们即将推出一款电动汽车,从5、6年前就启动了整个流程,而且这是在已经拥有制造设备、成熟的供应链以及人力的前提下。要知道单单是撞击测试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而且要符合每一个市场不同的要求。比如欧洲市场对汽车安全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政策,要通过质量检验需要花上几年时间,而不是几个月。”

尽管戴森宣布终止电动车项目,但公司不承认这是一个“失败”。从技术方面来看,戴森目前已经开发了全球最先进、最安全的固态电池技术,同时支持快充。早在2015年,戴森以9000万美元高价收购了全球领先的固态电池公司Sakti 3。

发展电动车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包括中国、德国在内的国家已经宣布了“终结燃油车”的计划,具体实施时间表将会在2030年至2040年间。这也让电动汽车成为未来必然的选择。

而现存的电动汽车市场已经非常拥挤,不仅有像特斯拉这样的电动车巨头,还有大众、尼桑、沃尔沃这些传统企业,更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参与其中,比如蔚来和法拉第未来(FF)。

不过除了特斯拉这样已经建立起生产规模的电动车厂商外,大多数互联网造车公司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蔚来汽车上市以来,股价目前已经跌至1.5美元左右。根据蔚来汽车第二季度财报,其资产负债率接近100%。自2016年到2018年,蔚来汽车净亏损分别为25.73亿元、50.21亿、96.3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172.33亿元,加上今年上半年亏损的26.23亿元、32.85亿元,累计亏损高达231.4亿元,颓势难抑。

而贾跃亭也已经辞去了FF的CEO职务,FF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创始成员,FF91的量产前景黯淡。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中国公司前赴后继地投入新能源造车领域。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戴森为什么现在才推出洗地机?

11-03 09:35

乘联会:预估10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9万辆 同比增长32%

乘联会综合预估10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7%。今年1-10月初步测算批发680万辆,同比增长36%。

11-02 16:55

中国电动车,怎么办?

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的欧盟国情咨文中表示,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展开调查,她认为,中国的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压低了这些汽车的价格,扭曲了我们的市场,是不可接受的。在消费端,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商开始进入德国市场。彭博社指出,欧盟的调查针对的是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因此也包括在中国生产的非中国公司,例如特斯拉、宝马、雷诺等等。安联贸易(Allianz Trade)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制造商不断增加其国内市场份额,到2030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可能损失每年超过7亿欧元的净利润,随着中国厂商们日益推进迎合当地口味的新车型,欧洲汽车品牌在华销量还可能出现进一步大幅下滑。

10-10 13:43

中国车企攻略中东: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中国车企迎来了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关键窗口性机会。

10-09 22:28

奥迪电动车价格“大跳水”,RS e-tron GT售价下调22.1万元

不到1年,奥迪RS e-tron GT价格大跳水。

09-30 14: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