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又将有新动作。
新华社消息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汇报,要求确保为企业减负担、为发展增动能。
这次会议除了要求落实已有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外,还有新动作。
会议提出,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研究进一步推改革、促发展、增就业措施,聚焦鼓励创业创新,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后劲。
今年减税降费力度空前,预计超过2万亿元,是今年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重要举措。会议称,今年前8个月全国减税降费1.5万多亿元,促进了企业减负、居民增收和就业增加,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六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这次减税降费政策的一大底线就是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近日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1日实施增值税降率以来,所有行业税负都有所下降,但单算此政策,4-7月累计仍有3.06%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时出现了少量增税的情况,合计增加增值税43.53亿元。需要看到的是,增值税税负上升不等于企业总负担上升,评价企业减负成效要算减税降费“总账”。如综合考虑2018年增值税降率在2019年形成的翘尾减税以及其他新增减税政策,增税企业面降至1.64%;如果再进一步考虑社保降费等因素,基本上所有企业可实现整体税费负担只减不增。
为了保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财税部门密切关注相关行业税负变化,及时出台补丁政策。
比如,9月30日,财税部门发文将生活性服务业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0%比例提至15%。这一目的是增加生活性服务业税前扣除力度,进一步减轻生活服务业企业税负。
根据此次会议部署,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是将企业实际发生研发费用支出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这样可以达到企业少交企业所得税,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去年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已经从50%提至75%,下一步针对制造业重点行业的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提高。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行业有望优先获得支持。
在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
国务院明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报送主体、报告要求、报送内容、免予报送情形等内容,绝大多数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税负不变。
工信部制定印发《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提出14项重点任务。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鼓励早期投资、创业投资加大对制造业计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计量机构上市融资。
水资源费改税后收入大增,倒逼相关市场主体节约用水,而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税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