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馆并同步举行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半年的安徽创新馆,是安徽创新发展的引领性工程,也是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创新平台和开放前哨。
创新馆已发布13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对接30多个知名科技机构和项目团队,接待6万余人次参观,成为名符其实的“创新网红”。
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已有十多年科技成果转化成果经验。10月23日,陈林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团称,目前实践中不少科研成果并不适合转化。科研成果转化还要聚焦有限资源,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
“一些老师喊着成果转化,但必须考虑这一成果是不是产业、国家、社会所需。”陈林说。
比如,一个大学研究人员曾经给出十多项科研成果,但经过评估发现,因为不满足产业和市场需求,绝大部分都不适合成果转化。
截至目前,安徽创新馆已引进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公司、安徽联合产权交易所、合肥创新投、广东汇桔网等4家企业入驻,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合同登记、拍卖等功能即将入馆;
与弗朗霍夫协会、微软加速器等国际科技服务机构深入对接,与交通银行总部、省基金协会等金融机构进行洽谈合作,更多高端科技服务机构有望入驻。
按照“人才+成果+金融+基地”的模式,安徽创新馆与瑞士伯尔尼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瑞士伯尔尼大学共建“中瑞生物免疫技术国际合作中心”并将落户安徽创新馆。
截至今年6月底,安徽全省建成智能算力规模超35000P,是2023年10月政府开始调度智能算力重点项目建设时的12倍。
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的量子科技股出炉
推动一批知识产权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安徽落地,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和“全链条”工作机制,不断壮大知识产权强市、县域、园区队伍。
据悉,本次开工动员项目537个,总投资324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9.1亿元。30亿元以上项目13个,50亿元以上项目8个。
我国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宏观政策留有后手,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积极应对,将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