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间,美盈森公告,将于11月5日在无锡举办“新产品•新经济—植物蛋白食品发展趋势主题论坛暨美盈森新产品品鉴会”。本次参与品鉴的产品包括plantmeat牛肉汉堡、plantmeat鸡柳(植物蛋白鸡柳)等系列产品。此前,公司与江南大学签署《技术合作协议》,江南大学为实现工业大麻麻籽在人造肉等食品饮料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及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截至目前,公司人造肉产品研发已实现产品阶段性成果。
今年人造肉概念火爆,5月“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美上市,市值水涨船高。A股中,双塔食品、哈高科、大北农、大康农业等相关个股都一度大涨,双塔食品6月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已经开始进行人造肉研发。8月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宣布进军“人造肉”领域,史密斯菲尔德为万洲国际旗下子公司,而万洲国际的前身是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此事也被市场视作双汇将进军“人造肉”领域的信号。
进入10月,除了美盈森,不少A股上市公司也纷纷布局人造肉领域。10月24日,好想你在互动平台称,公司相关的豆干素食中有部分人造肉产品。10月11日,金字火腿宣布与美国杜邦公司技术合作生产的人造肉产品正式开启预售,该产品非转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售价为118元4片,预计10月下旬发货。金字火腿也成为了国内首家真正上市的销售人造肉的企业。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预计每年将以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美国是当前人造肉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人造肉市场规模较小,目前仅有的从事植物肉业务的公司体量也较小,尚无人造肉行业巨头。”兴业证券在一份关于人造肉产业研究报告中称。
兴业证券指出,中国的肉制品行业三巨头,双汇、 雨润和金锣及新希望、温氏农业等大型农牧企业目前并没有涉足人造肉领域。但随着人造肉工业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相信不久的将来,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 等同类的工业化技术和产品会拓展到中国市场,同传统素鸡、素鱼等一起丰富国人的餐桌,从而带动肉制品龙头企业进入人造肉领域,或者吸引新的入局者,从而撼动产业格局的调整。
招商证券曾表示,对人造肉板块而言,目前A股没有纯正标的,但消费市场巨大,小渗透率即可带来巨大规模,不排除A股上市公司逐步布局人造肉市场。从主题投资的角度而言,未来不排除有A股上市公司逐步布局人造肉市场,可以关注两条主线:原料和加工北大荒、哈高科、双塔食品;销售类来伊份。
供应链方面,近几年,三只松鼠通过自建工厂提高了产品的自产比例,强化了品控。即使如此,外界也有声音认为,三只松鼠的投入成本巨大,风险也较大。
若按销售渠道分类,三只松鼠毛利率最高的渠道是短视频平台,连续三年毛利率超过30%。
当零食行业掀起一阵“高质价比”的风潮时,不同企业产生了不同的业绩变化,有些企业的毛利率因此受影响,有些企业的业绩则得到提升。
业内看来,量贩零食本质是折扣零售,决胜于规模与效率,因此,把品类拓宽,本质上没有改变生意的底层逻辑。
线下渠道正成为零食行业寻求增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