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政策出台严控线上电子烟售卖 控烟更难的却在线下

第一财经 2019-11-01 19:08:19 听新闻

作者:吕倩    责编:刘佳

线上售卖并非电子烟销量的核心渠道,甚至不足一半。线下售卖是更难攻克的部分。

政策层面对国内电子烟厂商的管理日紧,《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暂未落地之前,有关部门对电子烟管控的政策通知已经抵达。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通告指出,自通告印发之日起,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可以看出,该《通知》重点强调对电子烟厂商线上售卖的管控,目前态度以“敦促”为主,暂未提出明确而严格的惩治举措。

世界范围严控电子烟

电子烟也有毒逐渐成为业界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称,电子烟产生的已知有毒物质数量与含量通常低于或远低于卷烟烟雾,但会产生一些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特有的新有害物质,如乙二醛。

此外,某些电子烟传送系统气溶胶中部分金属(包括铅、铬、镍)及甲醛的浓度等于或高于传统卷烟中的浓度。此外,电子烟的二手烟(二手气溶胶)也不安全,是产生颗粒物质、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与尼古丁的新空气污染源,世界卫生组织直接用“你想被汽车撞还是被摩托车撞”形容传统二手烟与电子烟二手烟对人体危害的区别。

并不仅仅在中国,电子烟引发的健康风险问题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8日,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宣布,印度将全面禁止电子烟的生产、进出口、销售和广告等相关业务。称从生产、制造、进出口运输、出售到分销、储存和广告,凡是涉及电子烟业务的业务一律禁止。

印度方面当时指出具体的惩罚措施:考虑到电子烟对民众健康,尤其是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违反者电子烟禁令的,可能面临最高3年监禁与约7000美元罚款,约合人民币5万元。

10月18日,电子烟品牌JUUL宣布,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一项调味电子烟禁售政策出台之前,该公司将立即暂停销售所有该公司最受欢迎的水果味电子烟。JUUL声明称,新任首席执行官KC Crosthwaite上任后对该公司的做法和政策进行广泛审查。已采取暂停美国所有广播、印刷和数字产品广告,同时承诺避免游说政府制定其风味指南草案,并充分支持并遵守最终政策。

实际更早之前,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的压力下,JUUL去年已停止在零售店销售其调味电子烟。顾客只能在有年龄限制的JUUL官方网站上买到调味电子烟——包括奶油、芒果、水果、黄瓜等口味。

以青少年保护为核心

线上销售的确是电子烟的重要渠道之一,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电子烟品牌在线上的渠道销售以电商和微信渠道直销为主。电商渠道以淘宝、天猫和淘宝为主,微信渠道以小程序商城和自媒体大号分销广告为主。

但线上售卖并非电子烟销量的核心渠道,甚至不足一半。一位从事电子烟售卖行业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下电子烟售卖还是以线下的方式为主,如烟草摊位、便利店、尤其是夜总会等场所,这些都是利于线下推广销售且难以管控的。当然,线下售卖的好处在于,通过线下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严格能够控制青少年接触到电子烟。

电子烟对未成年群体的危害性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复旦大学控烟研究中心负责人郑频频表示,对电子烟最大的忧虑是尼古丁对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危害尤甚。该人群的消费新趋势是从使用电子烟开始对尼古丁成瘾,转而使用传统烟草。

针对于《通告》的出台,电子烟品牌RELX悦刻回应称,坚决支持并执行两部门的通告要求,终止悦刻在网上的一切销售和广告。把不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列为第一职业准则,从产品标示、营销渠道、技术革新等各层面,斩断电子烟售卖给未成年人的可能,悦刻不服务未成年人。

喜雾电子研发方面回应称,坚决支持监管决定,规范有序经营。这是意料之中,最终只能拼产品和研发,这跟我们的初衷非常吻合。不炒营销,不吸引青少年,定位成熟烟民,把精力都放在研发上。

Boulder铂德今日回应表示,坚决执行电子烟互联网禁售政策,绝不向未成年人推荐和销售电子烟。

深圳市无烟城市项目技术官员熊静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通告》的出台肯定能够对电子烟网络销售形成一定打击,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可能打击力度还是有限。而且网络销售花样百变,关闭网店后,销售商可能会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替代。

熊静帆称,当下已有非常多的商场开始出现电子烟体验店,类似苹果华为手机体验店提供时尚而舒适的科技感,可能一样需要严格管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