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外资机构谈A股机会:正转向基本面驱动,外资增配将长期持续

第一财经 2019-11-07 21:18:41 听新闻

作者:张婧熠    责编:黄向东

外资正在并将持续增配A股,这会对市场风格和投资模式带来一定影响。

在证监会日前公布的深化改革“12条”措施中,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位列其中。抓紧落实已公布的对外开放举措,维护开放环境下的金融安全,是接下来的深化改革任务之一。而伴随国内资本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内财富管理市场巨大空间的吸引,外资机构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A股的外资持股比例不断提升,交易金额持续扩大。

“当前的A股正经历许多重大变革,包括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监管导向的变化等。A股已经从动量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这是一个长期趋势。”11月7日,东方证券海外市场投资策略会召开。富兰克林邓普顿中国股票投资管理总监朱国庆表示,外资增配A股在未来会长期持续。就行业来看,其更看好消费、药品及医疗服务和创新驱动相关产业。

转轨基本面驱动

在总结此前A股市场的交易特点时,朱国庆最先想到了“高波动”。而这背后,与A股投资者结构、交易逻辑等息息相关。但在他看来,这些因素目前都在悄然生变。

朱国庆表示,个人投资者在A股的交易中占据主导位置,占市值26%但却贡献了A股80%的交易量。A股市场的周转率在牛市达到高峰,在熊市下跌,但是市场平均换手率一直较高。即使是机构投资者,换手率依然可以达到300%-400%,甚至更高。

“多数投资者关注的是资产配置和短期市场趋势,而不是基本面。尽管大多数共同基金经理声称他们是基本面投资者,但考虑到300%-400%的年换手率,他们的投资理念难以得到验证。”朱国庆直言。

较为突出的交易特点,比如市场风格效应,即大盘股与小盘股的切换。朱国庆称,许多A股投资者希望押注于市场风格而不是选股。与之相似,周期股与非周期的行业配置效应,也是A股的交易特色,其背后也是价值和成长型投资风格效应。

朱国庆表示,当前A股正经历着诸多变化,投资者机构化的趋势最为明显。在投资实践中遭受损失、经历短期高收益但长期业绩不稳定的共同基金后,个人投资者也开始转向那些长期收益稳定的共同基金和私募基金。另外,伴随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推进,A股国际化的趋势也开始凸显,境外投资者成为A股的重要参与者。同时,尽管仍有限制,境内投资者也开始通过QDII、沪深港通和沪伦通进入全球市场。

另一个重要变化,来自于经济背景和监管环境。朱国庆称,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环境、土地、人力资源等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行业整合开始出现。小公司迅速成长为大公司的奇迹,变得罕见。而根据近几年对借壳和市场操纵的严监管,小型壳公司的投机也变得非常困难。

“中国A股市场已经从动量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长期趋势。”朱国庆强调称。

持续增配A股

在朱国庆看来,外资增配A股既受资本市场开放的内在驱动,也是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这在未来还会长期持续,并不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

“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依然保持高速增长。A股与其他股票市场相关性低,可以提升组合风险收益。我们已经看到,以MSCI、富时指数公司为代表的指数公司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增加A股权重。”朱国庆称。而对于增量资金的规模,其认为,将取决于跟踪新兴市场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和主动性基金的规模, 以及MSCI指数中的中国A股纳入因子逐步提升。随着A股市场进一步开放,提升外资可投资的股票范围,从而提升自由流通因子,A股的权重会进一步提升。

其同时指出,外资目前在A股的配置规模,已经开始接近国内公募基金的股票配资规模,且还在持续流入。外资作为增量资金持续增加A股配置,这同时也会改变A股投资者结构,对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产生长期影响。比如,外资重点配置的是优质蓝筹公司,持股相对长线并对估值敏感。这些可能使得市场风格发生改变,但也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长期来看,A股超额收益难度会增加,A股和国际市场的联动也会增强。”朱国庆称。而在当天活动上,多家海外投资机构也就全球资产配置做了分享。进一步加大开放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也给证券公司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东方证券总裁助理、财富管理业务总部总经理徐海宁就表示,伴随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证券行业国际化的趋势也更为明确,针对海外资产配置做好投资者教育将是财富管理机构重要的服务环节。她介绍称,东方证券目前正加大对国际业务的资源投入,加快国际化的进程。针对海外管理人,东方证券目前已提出“QFII+公募基金”的服务理念,协同代销、投研、交易、托管等多个部门资源,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模式。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