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以“检察护航民企发展”为主题的第32次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走进最高检机关,近距离了解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在与代表们座谈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表示,对企业家们提出的问题,最高检将认真研究解决,着手促进实际问题解决转化为检察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最高检将继续对司法解释进行全面清理,对涉及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依法一律予以废止。
记者获悉,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以来,最高检认真落实平等保护理念,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司法环境,要求对于涉民营企业家的羁押案件,坚持每案必审,坚决纠正超期羁押或久押不决。对非公经济人员依法审慎采取羁押性强制措施。今年1月至9月,检察机关对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犯罪的,作出不捕决定10973人,同比上升24%;不捕率为29%,比总体刑事犯罪不捕率高7个百分点;对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犯罪的,作出不诉决定8565人,同比上升42.3%;不诉率为15.3%,比总体刑事犯罪不诉率高6.7个百分点,促进营造诚信有序、合法经营的市场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检察机关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减少办案对民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据今年1至9月的数据统计,在起诉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犯罪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的比例高于国家工作人员犯罪16.6个百分点。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中,检察机关建议适用速裁程序的比例高于国家工作人员犯罪8.2个百分点,检察机关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比例高于国家工作人员犯罪6.5个百分点。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积极推动关于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的立法工作,最高检于2018年4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送了《关于建议修改刑法有关条文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报告》。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在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关工作,最高检将主动了解相关工作情况,跟进做好沟通服务工作。
这10个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覆盖多个行政管理领域、不同行政争议类型。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具有四个方面特点。
税收调整是“大而美”法案核心议程之一,但对绝大部分美国民众而言,减税却是“空头支票”。据测算,法案颁布后美国收入最高的1%人群将享受到近1万亿美元的减税福利,美国低收入家庭医疗补助每年将被削减1200亿美元左右。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负责人表示,非法集资不仅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而且破坏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这家从四川走向全国的房企,正试图寻找三四线城市中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