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日调升54点至7.0037,升幅创2019年11月8日以来最大。同时,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15日下跌,截至纽约汇市尾盘,下跌0.17%至97.9999。
中国银行日前发布2019年三季度跨境人民币指数(CRI)为306,较二季度上升4点,超出预测值6点。三季度,人民币在跨境货物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规模继续扩大,在资本项下的跨境使用保持活跃。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中的使用份额为1.88%,继续保持全球第五大支付结算货币地位。三季度跨境人民币指数继续上行,得益于多方因素。
联讯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张德礼认为,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更大,即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回到7以下的概率更高。总的来看,尽管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近期又回到7之上,但往后看,由于中美利差处于高位和国内稳增长力度加码,贬值压力得到缓解,趋势上看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升值到、并维持在7以下的概率更大。
中信期货分析师尹丹指出,货币供应量增速回升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政策力度松紧适度的政策体现;中国经济总体表现依然稳健。从外部来说,美元走势疲弱以及中国推出政策不断吸引外资的进入使得人民币竞争力加强。
对于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平安证券同样认为,从基本面来看,近期中美货币政策走向均呈现出审慎放松的态势,这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如果受基本面主导,将会在“7”上下振荡一段时间。
邹澜指出,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需要时间的,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潜在的任命预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降息预期和美债收益率
多措并举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一揽子外汇创新政策。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CIPS境外外资直接参与者首次覆盖非洲、中东、中亚及新加坡离岸人民币中心,将进一步便利跨境人民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