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所愿,中国手机产业链确实在向印度转移。不过,受益人不是印度本土手机品牌。
按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数量计,伟创力和富士康分别以30条和22条,为印度市场排名前两位的手机代工企业。今创集团(603680.SH)旗下的合资公司金鸿运信息科技(印度)有限公司计划生产线16条,建成后将是印度市场第三大的代工企业。
中国市场的手机代工业务利润薄如刀锋,但印度手机市场却因其国民收入较中国低很多的原因,智能手机普及率相对中国落后很多年,近年来随着其市场发展迅猛,代工业务较中国有更多盈利空间。这促使今创集团等企业在印度寻找机遇。当前伟创力、富士康以及闻泰等企业在印度的总体代工能力尚不足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情况下,今创集团投资部部长陆华告诉我,在当地设立规模处于第一梯队的工厂,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印度手机市场机会有多“巨大”?
据IDC统计,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1.42亿部,功能手机出货量1.81亿部,两者合计3.23亿部,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更难得的是,它仍在快速增长。
今创的印度项目计划总投资近7亿人民币,工厂预计需要数千工人。国际厂商将产业链上的制造能力带到印度,而不仅仅把印度看作售市场,这是莫迪大力推行的“印度制造”预期达成的目标。
莫迪于2014年当选印度总理,当时的关税对中国的手机厂商是“友好的”,为数众多的中国手机是以整机的形式进入印度市场,制造环节和就业则留在了中国国内。近几年,莫迪政府不止一次提高了手机进口的关税,例如2018年这一数字从2017年的15提高到了20%,而2016年前整机进口关税为10%。
目前,韩国的三星、中国的VIVO和OPPO都在印度有自己的工厂,而中国的小米在印度主要是与富士康等代工厂合作。这些工厂意味着大额的投资,同时将为印度培养起一大批制造业工人。
印度经济结构以服务业见长,尽管有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制造业却是短板。
印度当地的工人工资约1200-1500元,陆华告诉我,虽然他们的工作效率远不如中国工人,但整体也划算。何况,工厂流水线上,只专注其中一道工序的职业工人并不难培养起来。
当印度关税撬动中国的工厂和品牌成体系的转移到印度本土,直接受益的是当地的工人与地方税收。印度本土的手机品牌则可能成为牺牲品。
今年印度又一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将进一步吸引手机龙头品牌到印度进行代工制造,通过降低制造成本,增强这些品牌在全球的竞争力,或许会加剧印度手机代工市场产能的进一步紧缺。
2016年12月,我有一周的时间在印度的新德里、斋普尔和古尔冈等几座城市间往来,既了解中国科技企业APUS、华为等在当地的情况,也接触了一批印度本土技术企业,其中就有印度最大的手机制造商Micromax。
在古尔冈,Micromax有一座由工厂改造而来、颇有艺术风格的办公楼。在这栋办公楼里,它的两位高管与我们聊起印度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对Micromax未来的乐观预期。在2016年的年中,Micromax的联合创始人Vikas Jain透露有意进军中国市场,以实现该公司2020年跻身全球前五大手机品牌的目标。
那一年,Micromax是印度市场举足轻重的手机品牌,出货量近千万部手机。按IDC数据,2016年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9亿部。Micromax以8.8%的份额位列第三大市场品牌,排在它前面的是韩国的三星和中国的联想(包括摩托罗拉)。紧随Micromax排在市场第四位的是印度另一家手机品牌Reliance Jio,第五位的则是中国的小米。
没人能想到,三年后,Micromax和Reliance Jio在印度手机市场上都会变得无足轻重。在激烈的品牌对抗竞争中,这两家手机厂商消失在各类市场调研公司的销量排行榜里。
IDC的数据显示,小米手机以1260万部的出货量位居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市场首位,市场份额27.1%;三星以880万部出货量位列第二,此后则是vivo、Realme和OPPO。前五大品牌拿走了87.3%的市场份额,Micromax与Reliance Jio泯然众人矣,与其他所有手机品牌一起只分得12.7%的残羹。
雷军: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 将在5月下旬发布
1-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6967.0万部,同比增长3.3%,其中,5G手机6104.3万部,同比增长8.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7.6%。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强烈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
印度军方发言人在发布会上确认,印度武装部队的“辛杜尔行动”从7日凌晨1时05分开始,持续到1时30分。
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将对印度在袭击事件后对巴基斯坦的指责及报复措施予以有力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