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衍生品投资产品化、机构化趋势正在形成

第一财经 2019-12-01 14:22:15

作者:齐琦    责编:黄向东

越来越多券商、公募、私募和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开始参与进来并成为期货市场重要的主导力量之一

随着国内期货衍生品工具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券商、公募、私募和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开始参与进来,并成为期货市场重要的主导力量之一,投资产品化和散户机构化趋势正在形成。

“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的进入,对于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完善、功能互补的市场参与者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月1日,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在第四届期货投资机构论坛上表示。

据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晓斌介绍,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4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7722只,2018年末为74634只。50亿以上规模私募数由2018年末的508家,上升到541家,呈现出较稳健的发展态势。

据了解,作为首批获准发行的商品指数ETF,追踪郑商所PTA、甲醇、动力煤等期货品种走势的建信能化ETF已于11月11日在深交所公开募集。“商品指数ETF对于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具有重要意义。”建信基金资产配置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朱金钰表示。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世界第二的GDP体量和仍然较高的增速为商品衍生品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军在论坛上表示,自己对机构投资者在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期货监管政策的主线,一是防控风险,二是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其中包括增加品种供给、完善交易机制和培育机构投资者。”

对此,王晓明表示,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将继续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产品业务创新,改善产品供给。加快推进PX、短纤、咖啡、花生期货上市,扎实做好价格指数等期货品种的储备,推出更多场外新业务,不断丰富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

二是完善规则制度,做精做细已上市品种。加快修改完善动力煤、水稻等品种合约和规则,在更多品种上扩大品种持仓限额和持仓标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扩大“保险+期货”的力度。

三是优化技术系统,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郑商所今年制定了信息系统发展规划,推动现有系统全面升级,进一步完善新一代结算平台,持续优化会员服务系统,完善交割、仓单等业务办理功能。

四是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为机构投资者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将继续加大“三业”活动、现货市场调研和大宗商品业务培训班等各类市场培育活动的力度,推动机构投资者了解参与期货市场,推进产投对接、深化产融结合。不断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支持期货公司与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合作,共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