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中国经济论坛图文频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最前沿丨黄奇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由这4个领域决定

第一财经 2019-12-02 20:12:19

作者:许姗姗 ▪ 臧哲    责编:李瑶

最前沿丨黄奇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由这4个领域决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日前在“2019贤商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开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制度、一个规则,和地理位置无关。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在于金融业开放、服务贸易开放、公共服务开放和数字经济开放,自贸区新片区承担了解决中国进一步开放关键问题的任务。要精读政策,将自贸区的核心政策用足、用好、用够,大力发展新的动能、新的产能、新的制造。

黄奇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开放已经成了我们国家的一个制度、一个规则,和地理位置无关。以前我们认为开放总和地理位置有关,沿海先行,现在是东、中、西,东西南北中一起推。因为事实上,开放是一种制度,是一种管理方法,是一种理念、一种观念。没有人认为德国作为欧洲的内陆,说德国的开放度不如西班牙,西班牙靠海嘛,没有西班牙那么开放,没这回事。瑞典、瑞士是北欧的中间地区,那也没有人会认为瑞士的开放度不如挪威,挪威靠海。所以和地理位置还真没关系。那么,我们现在的开放形成了新的内陆和沿海同步双重的开放。中国对外开放,过去几十年开放度已经很高了,但是新的高度、深度、广度在哪儿?就是在金融业开放、服务贸易开放、公共服务开放、数字经济开放,这些领域如果跟国际接轨一体化了,那中国开放的高度、深度、广度就到位了。

那么这样的一个任务交给谁呢?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重点不在于贸易、资金、流量型的开放,而在于制度规则型的开放,把制度和规则八个营商环境里面的规则和国际规则能够一致,这个是自贸区的概念。那么自贸区的产业聚焦在哪?制造业、高科技都可以搞。现在我们奉贤、南汇或者临港制造业是30年来上海改革开放精髓的结果、结晶,这个不能丢。800公里、1000公里上当然是大面积的制造业,各方面是要发展的。自贸区也就是120公里,这里面是搞服务、搞贸易的。也不是要你搞外滩那种金融、商贸,南京路这种百货一条街。关键是搞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贸易,产业链金融和制造业强相关的。而恰恰这一块是我们过去的法治,我们的开放制度没有给它。所以,当我们把这些逐渐开放的时候,我们这四大瓶颈都能够展开。中央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情况,所以就在最近几年,这方面的开放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自贸区的政策,不管是金融服务贸易,还是公共服务,还是数字贸易,都有许多政策放开的地方。我们要精读和弄懂这些政策然后具体地应用到我们这个自贸新片区来。自贸新片区不在于大,有100平方公里足矣。里面哪怕只有十几平方公里,这十几平方公里要把自贸区的核心政策用足用好用够,其他的几百平方公里该搞什么还搞什么。但是一定要按中央要求代表了新的动能、新的产能、新的制造,能够有世界市场范围的一些,能够把产业链的服务、生产性的服务业、服务贸易、产业链的金融覆盖上去。那么我相信,在这样的一个概念下,上海自贸区一定能够为中国18个自贸区做出历史性的新贡献。

(以上内容为黄奇帆在“2019贤商大会”上的发言节选)

监制:

傅娆

制片编导:

吴磊

许 姗 姗

臧哲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