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指出,对于有严重违规行为的教师,终身禁止从教。
教育部等七部门今日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意见》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的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了15项举措,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发布会上,任友群介绍,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新”。首先是以新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强调教育者先受教育,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其次是适应新形势。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才培养和教师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紧密结合信息化发展对师德师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再次是解决新问题。针对新形势下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新问题,突出问题,坚持综合施策,专项治理,将师德违规行为消除在萌芽的状态。
二是“实”。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律,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这个基本的事实,着力通过日常的教育引导,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探索教师更能接受、更易转化成行动自觉的有效方式,出实招,讲实效,使广大教师保持本色、追求高尚。我们同时也要正视仍有个别教师顶风违纪的现实,通过严格的监督考核进行约束,通过严肃的处理措施坚决惩处,使违规者付出代价,严重的要终身禁止从教,切实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三是“全”。首先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政治学习和师德素养提升面向全体教师,没有例外者。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引进、日常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各个方面,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其次是全社会。《意见》第一次对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要求,从提高教师地位、保障教师权利、加强尊师教育、鼓励社会参与等各方面提出了系统的举措,为教师营造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氛围。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师德师风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深化,将大大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同时,意见还对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进行了部署,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求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此前,特朗普政府为推动教育部关闭,已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大规模裁员等。
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强化统筹谋划、周密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指导各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严禁违规安排学生作息,挤占学生课间休息;严禁提前开学、延迟放假,或利用假期组织补课。
教育部拟同意设置安徽第二医学院、天津警察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大学等32所学校。
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严格管控试点实验项目等特定类型招生,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