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3月29日,厦航及旗下江西航将一次性转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届时厦航及旗下河北航、江西航三家航司将实现同场运行。
这是自大兴机场今年10月正式开航以来,又一家宣布一次性转场的国内航司。
北方总部建设提速
长期以来,商务客众多的北京市场,一直都是国内各家航空公司的必争之地,大兴机场的兴建,自然对改变北京市场的竞争格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厦航的大本营在福建,但在北京设有分公司,而旗下的河北航空大本营也在京津冀地区,江西航空则在运营北京首都—南昌航线。
早在今年1月,厦航就与首都机场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入驻大兴机场,同时整合京津冀资源设立“北方总部”。
而作为大兴机场首批入驻的航司,10月27日换季后,河北航空已率先在大兴机场运营,并投放了7架飞机,每天运营32个班次,通达三亚、杭州、南京、宁波、长春、扎兰屯等16个城市,与在石家庄机场的广州、成都、深圳等公商务干线和张家口、秦皇岛、承德等省内支线形成双基地运行合力。
明年3月29日厦航和江西航转场大兴机场后,厦航集团三家航司每天将在大兴机场运营近100个航班,航线网络覆盖全国各区域,通达厦门、福州、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
到2025年,厦航集团计划在大兴机场投入飞机超过50架,构建从大兴机场飞往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主要城市,辐射东南亚、东北亚的空中网络。
事实上,进驻大兴机场,建设北方总部,也是厦航确立的年度工作重点之一。
厦航董事长赵东就曾对记者指出,北方总部是落实“一轴两翼”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关系到我们未来能不能进入全球主流航空公司的行列,是事关厦航未来长期发展的“百年大计”,更是全集团2019年的头等大事。
而北方总部的建设,正是为了协同要入驻大兴机场的厦航北分公司,河北航空和江西航空,整合厦航集团在京津冀的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一体运行”。如今,三家在营销层面的协同已经开始落地。
据记者了解,厦航正在整合河北航、江西航的会员计划,以实现会员体系、服务体系及积分体系的统一。明年3月29日正式转场大兴后,厦航白鹭俱乐部、河北航冀鹰俱乐部、江西航赣鄱俱乐部常旅客账户将自动合并,三家航司会员将共享厦航白鹭俱乐部五级会员体系。
此外,转场大兴机场后,厦航还将借力城市轨道、高速公路、机场专线等大兴机场交通网络,打造空铁、空轨等联运系列产品,为旅客乘坐多种交通方式往返大兴机场提供优惠,并升级拳头服务产品——天际系列客舱特色服务,将在厦门-大兴和福州-大兴的两条精品航线上重点推出“天际”服务,配合厦航的茶餐、花餐、四季果蔬餐、五色五行养生餐、航空营养健康餐等特色餐食,将天际服务的范围从当前的两舱逐步覆盖至经济舱,从洲际航线延展至国内航线,还将陆续推出“天际咖啡”“天际绅士”和“天际美学”,用天际的品牌概念贯穿整体服务流程。
北京竞争格局之变
事实上除了厦航,一些中小航司都希望借助大兴机场的启用,抢占收益颇丰的北京市场份额。春秋航空(601021.SH)、吉祥航空(603885.SH)、奥凯航空、东海航空等航司都签署了进驻北京新机场等运营合作协议。
由于此前在首都机场坚持运营一个到上海的时刻,吉祥航空通过转场大兴,拿到了2个奖励时刻,可以算是民营航空中较早入驻大兴机场的全服务航司,目前吉祥把获得的大兴时刻全部投放在了京沪线上,还使用公司引进刚一年的宽体机波音787执飞,足见对北京市场的重视。
而除了中小航司,几家大型航空公司在北京地区的布局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在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两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有5家:南航、东航和国航3家国内航空公司,以及波兰航和芬兰航2家国外航空公司。
根据后续规划,大兴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并将在2022年和2025年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7200万人次的建设投运目标,远期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的需求。
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投运也同样对首都机场(00694.HK)带来直接影响。
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就对记者指出,由于北京未来的定位是“一市两场”运行模式,两个机场要形成“并驾齐驱、独立运营、适度竞争、优势互补”的“双枢纽”格局,首都机场与大兴机场定位相近,区位优势相同,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必将展开直接竞争,目前旅客吞吐量国内第一的首都机场,旅客和收入也将被大兴机场分流。
项目聚焦航空发动机维修再制造,总投资约5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最大、华东地区主要的国际化、智慧型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使得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路线图进一步具象化,政策的目标价值获得更为充分的展现。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位于首都华盛顿的总部将于10日至14日关闭,该局工作人员将远程办公。
南方传统旅游大省整体上依然在总量上保持领先,但北方省份整体上在增长率上居前,增势和风头盖过南方。
中泰铁路完全建成后,将形成一条从中国昆明经老挝万象、泰国曼谷,再直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黄金大通道”,也就是泛亚铁路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