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三板的改革已经到了落地实施的阶段,我们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做好了四个准备。一个是规则准备,前期已经征求意见了,现在正在修改完善,近期就会发布。”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新三板深改细则发布,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张梅在第三届新时代资本论坛上表示。
除上述规则准备外,张梅提到,股转正在进行技术准备、机构和人员准备。
“集合竞价撮合频次的调整和测试,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机构和人员的准备,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审查部门,也招聘了专门的审查人员,对精选层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审查部门,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她表示。
整体来看,张梅用“四个制度的优化、一个机制的建立”概括此次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之处。
四个制度的优化,首先是分层制度的优化。其中,市场对于精选层较为关注,券商投行也正在进行相关项目筛选储备。张梅提到,精选层“基本上对标的是上市公司”。
“精选层的定位是定位于企业的升级,我们要求在层次上,必须要通过公开发行才能进入这个层次。精选层我们匹配了高效的融资交易制度,匹配的监管要求也是很严的,基本上是对标的上市公司。”张梅说。
其他方面的优化包括发行制度的优化、交易制度的优化和信息披露制度的优化。
一个机制的建立,主要是建立了转板上市机制。张梅表示,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即落实国务院决定里的直接转板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直接向交易所申请上市,从而在传统的IPO之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上市渠道。
张梅提到,接下来股转会在三个方面围绕提高挂牌公司的质量和运行公司的质量完善“三个体系”。
首先,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制度基础,优化并购重组优先股市场准入等制度,研究退出股权激励,终止挂牌等细则;其次,完善产品体系,丰富市场指数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最后,完善监管体系,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监管的能力。
对于新三板市场的过往表现,张梅援引数据表示,新三板运营近7年来,已有累计1325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中小企业占比94%,民营企业占比93%,有效拓宽了资本市场的覆盖面;挂牌公司发行股票融资金额4947.29亿元,实施并购重组1462次,涉及金额2098.21亿元,大幅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能力。同时,新三板为VC/PE等投资机构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和优质的投资标的池,引导和带动了早期投资,从更大范围提高了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夯实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2013年以来有81家挂牌公司通过IPO进入沪深市场,有137家挂牌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涉及金额917.21亿元。
证监会将推出多项稳市场稳预期举措。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的政策措施。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稳定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中小券商晋级,龙头券商排名下滑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四个“不一般”,包括多个“首次”政策的提出、会议召开的特殊意义、经济面临的变量以及对未来政策的期待,并提出了五个“转向”信号,以应对国内外经济挑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