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总体方案赋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123项改革试验任务中,119项涉及大连片区。为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大连片区已累计出台257项政策措施推动任务落地实施。目前,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率先全部完成119项试验任务。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总体排名中,大连自贸片区位居前列,创建出开放新优势。
2019年,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企业入驻片区踊跃,日均注册企业40多家,全年新增注册企业8500余家,同比增长67.8%。同时,以“冰山模式”为代表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新模式,并成功入选国家商务部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成果。
据悉, 大连冰山集团是以发展智能制造、构建综合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过去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有独资公司,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层和经营层不分等一系列问题困扰企业发展。
2008年,大连冰山集团率先启动第一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控股比例降至30%,经营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10%,经营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大连冰山集团也由国有独资公司转变为股权多元化的中外合资企业。“冰山模式”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积极落实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及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的典型实例,对全国准备进行相似改革的企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东北振兴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大连市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占东北三省的40%。围绕加快东北亚经贸合作重点项目清单,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开放平台陆续获批,这或将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的新引擎。
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首次实现全国自贸区原产地证智慧审签,设立全球中心仓,以“MCC前海”物流新模式实现全球集拼分拨。
深度解码央企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加速升级转型、应用先进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
自贸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不仅能够促进金融领域内的制度型开放,还可能因为离岸金融的高密度规则刺激其他经贸规则的优化,是推动制度型开放最有效的方式。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山坦洲大道施工已完成90%以上,预计2025年10月建成通车。
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的712亿元升至2024年的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展现出一个更加开放、更为创新、活力十足的前海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