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首破10万亿元的广东省,将凭借“双核+双副中心”的“四轮驱动”驶入2020年。
14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该省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预计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5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3%左右。
回望2019年,中央先后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广东省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此利好下,广东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万亿元,增长4.5%;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近4万亿元,增长11%。作为外贸大省,虽然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0.3%至7.14万亿元,但出口仍小幅增长1.6%至4.34万亿元。
对于2020年,马兴瑞说,广东省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
马兴瑞表示,广东经济总量大、韧性强,产业体系相对完备,正迎来“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发挥广州、深圳双核联动、比翼双飞作用,牵引带动一核一带一区在各自跑道上赛龙夺锦,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数名与会者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将广州、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两大支点的辐射效应,将在2020年开始显现出来,这既是促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落实的重要步骤。
“此前,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建设,一直是广东省推进的重点。在广东省支持汕头、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定调之后,推动广州、深圳与湛江、汕头深度协作,将会是2020年广东经济新的看点。”有与会人士对记者表示。
深中通道让深圳与中山成为了左邻右里;海陆空铁多维联动,多种交通方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紧密联系、要素流动的纽带。
这些来自1500米深海的清洁能源,通过香港、三亚、珠海等地的陆岸终端,源源不断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
珠海边检总站今年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亿人次,单日客流量创历史新高,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断提速。
夯实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底座,支持搭建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专用科研网络,争取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探索建设算力服务平台,提升全球数源中心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广州国际信息枢纽地位。
截至发稿,大洋电机涨停,双林股份、肇民科技、江苏北人、江南奕帆、三丰智能等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