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109个基点,报6.8845,中间价升值至2019年7月31日以来最高。同时,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14日微涨,截至纽约汇市尾盘,上涨0.02%至97.3690。
1月15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刊文聚焦人民币汇率。
中国证券报称,当前贸易形势转暖、经济增长预期改善、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结汇增加等诸多因素均支撑人民币维持偏强特征。这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促使外资加快流入。尤其是汇率升值与风险偏好形成正向反馈,为A股市场估值提升营造有利氛围。
上海证券报称,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巩固了境外投资者加仓人民币资产的信心。截至14日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入34.28亿元,连续9个交易日净流入。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汇率走强、资本流入趋势增强,国内资产价格的利好明确,“股债汇”三牛可期。
证券时报称,多重利好推动当下人民币汇率回归升势,这一趋势短期内仍有望延续,汇率走强也会对股市、债市等其他金融市场表现形成正面促进作用。全年看,在经济企稳、国际收支平衡、贸易局势缓和等因素“加持”下,人民币汇率预计仍会保持基本稳定。
交易员表示,此后若无进一步的利多消息,人民币将阶段性寻底,2020年汇率预计将较为稳定。“短期汇率冲得较猛,中间价的引导效应也较强。不过目前2020年购汇需求的企业,也逐步开始释放购汇需求。”
邹澜指出,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需要时间的,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潜在的任命预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降息预期和美债收益率
多措并举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一揽子外汇创新政策。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CIPS境外外资直接参与者首次覆盖非洲、中东、中亚及新加坡离岸人民币中心,将进一步便利跨境人民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