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去年1月8日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委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取得显著成果。
“查处案件3万多件,案值137亿多元,罚没款10亿多元,成效很大。”日前,在“2019中国市场监管年度十大新闻发布暨点评”会议上,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杨洪丰表示。
这100天只是中国市场监管的一个缩影。“现代市场监管有着更深刻的内涵,监管的内心要义是创造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和制度环境,监管的基本方式是正确处理好监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监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促进发展,促进竞争,促进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来确保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市场监管总局综合规划司副司长郑冠兰表示。
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十几个相关部门在全国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去年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4万多件,责令停产停业2600多户,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万多人,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26万多批次,完成国家处置不合格产品6200多批次。
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旗下智库发布的《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在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35位,比2018年上升了11位。
在保障老百姓食药安全之外,企业的营商环境在市场监管总局的工作中同样重要。世界银行2019年10月24日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再升15位,位列190个经济体的第31名,企业开办环节和时间大幅度压缩,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企业开办便利化初期的创业创新热切释放,2019年日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户。
开放企业作为市场准入源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与相关政府部门密切协调配合,从中央到地方切实加大力度,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减环节,减时间,降成本,使企业开办便利度显著提升。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全国范围看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距离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期盼还有距离。“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副局长韩旭表示,”企业开办是投资创业必经环节,通过便捷市场准入可以降低创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热情和活力,增强我国经济的内生发展动力。”
此外,“在放管服改革思路下,我们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创新实施了企业联报和信息公示,信心共享,联合惩戒以及随机抽查监管等信用监管各项制度举措。”市场监管总局监管司副司长庹登夫表示。
据庹登夫公布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全国国家企业公示系统公示了1.2亿个市场主体信息,2019年企业联报达到91.4%,随机监管抽查比例占全国市场主体的5.08%,和相关部门签署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达46个,公示严重违法企业名单80万个。
深圳将加快推进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的实施
上海首创的营商环境“媒体观察员”共建机制,既是营商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的有益探索,也是新闻媒体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举措。
将修订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为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提供更多的机遇。
自2018年至2024年,杭州已连续七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清单,共计845项改革举措,也就是常说的1.0-7.0版改革清单,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良好的用电营商环境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意见中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办电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