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开门红后债市遇回调,上涨行情能否持续?

第一财经 2020-02-04 19:09:02 听新闻

作者:段思宇    责编:林洁琛

疫情后续发展和持续的时间长度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短期来看利率仍然会保持在低位,且仍有下行空间。

在2020年开市首日债市大涨后,2月4日,债市遭遇调整,国债期货明显收跌,银行间现券收益率普遍上行。有分析称,在疫情影响下的避险情绪集中宣泄后,债市将缺乏上涨动力。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如何演变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短期来看利率仍然会保持在低位,且仍有下行空间。

开门红后国债期货回跌

2020年春节后开市首日,债市迎来“开门红”。期货方面,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大涨1.37%报100.97元,创逾三年来新高,盘中最大涨幅1.90%;现券方面,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下跌,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均创逾三年新低。

华西证券固收分析师樊信江分析,此次债市大涨主要是受四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央行大额公开市场操作;二是逆回购利率下调;三是疫情导致的基本面悲观预期;四是股市大跌、风险偏好降低。

而就在大涨后的第二日,2月4日债市却遭遇调整。国债期货上涨势头暂停,出现明显下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4%,5年期主力合约跌0.10%,2年期主力合约跌0.02%;与此同时,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也出现小幅上行,截至16:30,10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上行3.25bp报3.3825%,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3.38bp报2.87%。

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称,债市今日出现回调并不意外,从2月3日走势来看,国债期货高开后冲高回落,市场情绪被充分释放,目前继续大涨的可能性较小,但多数仍对利率债维持看涨态度。现券方面,收益率上行趋势大概率不会持续,短期内仍会在低位徘徊。

渤海证券也称,单从基本面看,2月3日利率债收益率的大幅下行已提前占用了全年下行空间,后续短线收益率走势将主要由疫情发展决定,需对情绪推动下收益率短线下探2.65%关口做准备。

公开市场方面,为充足供应流动性,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4日,央行开展了5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3800亿元7天期和12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0%、2.55%,均持平上次。另今日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4000亿元。

在央行两日1.7万亿元流动性的投放之下,资金面较为宽松。2月4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全线下行,隔夜品种下行23.1bp报2.2730%,7天期下行19.10bp报2.4160%,1月期下行4.6bp报2.76%;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方面,截至收盘,D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2.2243%,较前日下跌26.49bp,DR007加权平均利率报2.4094%,较前日下跌19.09bp。

后续债市走势如何?

经历了开市前两日的大涨、回调后,市场对后期债市走势颇为关注。业内的共识在于,疫情后续发展和持续的时间长度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称,不管是从绝对水平、还是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利差的角度看,当前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接近历史低位,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能构成债市的绝对利空,还要考虑到市场环境。

“如果基于中性考虑,疫情在2月中下旬到达高峰后逐步回落,那么利率下行还将延续。另从降成本的中长期逻辑看,我们仍然坚持全年利率前低后高的判断,预计今年一季度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挑战2016年低点,2020年上半年10年国债收益率目标区间在2.6%~2.8%。”明明表示。

粤开证券也发布研报称,短期内利率仍然会在低位,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疫情的演变现在仍然是利多债券,新增拐点和峰值拐点都还未显现,未来仍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考虑到对实体和企业部门的支持,货币会保持宽松,流动性充裕,买买买的力量存在,利率很难出现大幅度的调整。

但粤开证券同时强调,从春节假期前到如今,债券市场已经对疫情做出了反应,长端收益率大幅走低,现有价格部分反映了疫情的程度,未来下行空间有多大,比较难把握;而交易行情的阶段性拐点何时出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疫情何时出现边际上的拐点。一旦疫情出现边际上的好转,前期下行的长端利率可能会快速反弹,但这一时点无法准确预测。

“在疫情得到明确控制之前,债市短期确实存在涨多了的调整风险,但是未来1~2个月内,下跌的风险很低,对于仓位偏轻的投资者而言,调整反而再度创造了上车的机会。”国泰君安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