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联合国秘书长:完全肯定中国的努力,国际社会应警惕歧视现象

第一财经 2020-02-05 13:30:57 听新闻

作者:冯迪凡    责编:盛媛

古特雷斯表示,他有一种担心,在目前情况下,人们有时很容易用一种有歧视倾向的视角看待问题。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联合国(UN)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应警惕疫情可能带来的歧视现象。

当地时间4日,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2020年首场记者会。他在会上表示,面对疫情,国际社会要有一种强烈的团结感,对中国以及其他可能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表达强烈的支持和关注。

古特雷斯说,他担心,在目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用一种带有歧视倾向的视角看待问题,仅仅因为种族或其他原因,就让无辜的人受到羞辱——避免这一点非常重要。

古特雷斯:肯定中国努力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目前中国驻英、法、德大使馆均对前述问题发表了不同程度的提醒声明。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在2日发出“关于我公民面对排外势力挑衅的应对提醒”,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特别是德国连续出现确诊病例之后,公众关注度、焦虑同步上升。 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个别人针对中国公民的侮辱乃至歧视言行,甚至暴力行为。

中国驻德国使馆呼吁旅德中国公民遇此类情况务必保持冷静、妥善应对、避免发生肢体冲突,以确保自身安全。遇暴力行为请及时报警或请他人协助报警。如系对中国公民区别甚至歧视对待导致自身权益受损,可循法律途径提出投诉、索赔。

第一财经记者就此采访了数位居住在德国汉堡的中国公民,其中大部分人表示,至少在汉堡,上述行为仅是极少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古特雷斯在前述记者会上表示,面对这场迅速演变的疫情,中国动员了巨大的资源和能力来加以应对,联合国对于这一努力给予完全肯定。

“如果你问我,我们是否已经做了所有我们该做的事情?可能还没有。鉴于这场疫情的规模和存在的巨大关切,有时很难做出充分的反应。” 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一直在努力保护自己的员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受到感染。

但联合国一直在提出一些强有力的建议,首先是将旅行限制在绝对需要旅行的范围内,其次是当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旅行并自愿返回时,他们应自我隔离一段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也已宣布,已采取措施确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会引发由虚假信息带来的社交媒体“信息疫情”(infodemic)。WHO全球传染病防备事务主任西尔维·布里安德(Sylvie Briand)在日内瓦的一场记者会上指出,已经迅速采取行动,对网上关于病毒可以从具有传染性的“云”中被感染的谣言进行澄清。

她表示:“人们突然有了一种错误的印象,病毒就在空气中……笼罩在这种带有病毒的云之下就会被感染。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目前已知病毒是通过液滴传播的,需要密切接触才会被感染。”

WHO总干事谭德塞日前也表示,WHO正与主要互联网平台合作,确保WHO关于冠状病毒的信息优先出现在在线搜索结果的界面顶端。

中国驻外使馆发声提醒

当地时间4日,针对在包括华裔在内的很多亚裔遇到言语上或行为上被“特殊对待”的问题,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表示,他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些报道和评论,他愿意相信这些只是个案。

”我近来接触了很多法国各界人士,感受到绝大部分法国人对中国是同情和支持的。”他说,疫情无国界,患者也无国籍之分。新发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无人可以幸免。在这个困难时期,友善和合作弥足珍贵,偏见和歧视理应受到谴责。

3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也发声明提醒在英中国公民妥善应对不良分子挑衅,遇到此类情况时务必保持冷静,妥善应对,确保自身安全。如在校园、工作单位等场所遭遇此类情况,还应及时向校方、所在机构管理层反映,要求依法依规公正处理。必要时,可循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中国驻德大使馆官方网站则在1日、5日连续发表声明:“我们感谢包括德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中方为在武汉的德国公民返德提供了大力协助。制造恐慌、相互指责、甚至种族歧视毫无益处,我们对此表示鄙视。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希望德有关媒体也与各方共同承担起责任来。”

5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就德国个别媒体发表种族主义言论再次发声:“近日来,许多国家和各界人士都对中国抗击疫情表达了同情、信任和支持。但我们也注意到,德国个别标榜客观、理性的媒体或媒体人公然发表种族主义言论,纵容、煽动排外情绪特别是针对中国人的歧视。对此,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不仅仅是中国读者拍案而起表示愤慨并予以鞭挞,而且不少德国读者也站出来表示反对。借疫情企图为种族主义在德国“正名”,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