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工信部驻企特派员“穿针引线” ,上海企业加紧转产医用防护服

第一财经 2020-02-26 22:44:00 听新闻

作者:陆瑶    责编:陈姗姗

通过驻企特派员网络,特派员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联络,完成资源调配。

两家被纳入国家防疫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的上海企业,正在争分夺秒加急转产医用防护服。来自工信部和上海市经信委的驻企特派员,全天候驻扎在厂房,根据企业需求协调资源,助力转产。

上海原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目前正在紧急转产的美迪科(上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下称“美迪科”)原本生产的是各类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下称“诚格”)原本生产的是专业阻燃防护服,服务于高温、电弧等工业环境。

转产医用防护服需要满足不少硬性条件,驻企特派员在其中发挥了有效的桥梁作用。

硬性条件中,首要的是获得生产资质。据了解,美迪科已于2月16日获得了国标医用无菌一次性防护服生产的许可。诚格正在申请国标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证照,目前处于样品送检阶段。在获得许可前,两家公司均在全力生产普通防护服,以供于道口检验等非医学场景的工作人员。

工信部驻企特派员秦岭告诉记者,在两家企业申请国标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相应资质的过程中,驻企特派员工作组帮助企业与上海市药监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请他们多给这两家企业予以专业上的指导。

其次是填补设备缺口。即便是疫情之前就有生产医用防护服打算的美迪科,在面临疫情之下的巨大需求时,也存在着较大的设备缺口。在设备的补足上,特派员同样发挥了作用,帮助企业通过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做一些设备调度。

秦岭表示,“压胶机目前是医用防护服生产的一个卡脖子环节,全国产能较少,我们也在尽力协调。美迪科目前一共有29台压胶机,其中19台他们原本就下了订单,但生产厂商来不及发货,我们去协调,帮助他们优先发货。另外10台是最近一周,通过我们驻企特派员的联络帮助他们牵线解决的。此外还有15台大约会在2月28日左右到厂。”

特派员联络购买的压胶机由广东省的厂商生产,在广东省同样也有多名工信部特派员入驻。通过这样一个工信部指挥下的特派员网络,特派员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联络,完成调配。

诚格的设备缺口通过浦东新区科经委的帮助得到了缓解。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运营部副总喻波介绍,“前期在科经委的帮助下,我们一晚上临时去了3家企业,借了14台拷边机,之后陆陆续续再去采购了几十台机器。”

资质和设备到位后,还需要原材料的足量供应。两家企业目前使用的都是杜邦料,是一种较为稀缺的防护服基础面料。特派员将面料需求向工信部反映后,工信部及时与一些医用面料的大型生产公司联系,帮助协调面料供应。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强表示,从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均由工信部和市经信委统一安排,”企业对需求的把握没有他们这么全面,他们的信息更全面更高效,我们只需要集中精力负责生产,把产品做好。”

诚格的生产现场

此外,在企业的人工和资金上,各级政府也在不断提供支持。

对美迪科的一些身处外省市的熟练工人,市政府专门联系包车,将他们接回上海。诚格则通过区里、镇里和园区的推荐,快速招募临时员工,在不到10天时间内从最初的十几名工人增加至上百名。团委还同步招募了大批志愿者,以配合员工的工作。

园区还为诚格联系了新的厂房,约一千平米,即将投入使用。高强告诉记者,新厂房和新设备的投资约600万,上海市提供了60%-80%的支持,“我们的压力小了很多,市政府考虑到我们民营企业的处境寄予了很大支持,并且到位速度很快,也解决了我们企业的现金流问题。”

美迪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阶段的产量大约为6000件-8000件。喻波对记者表示,诚格此前上报的产量计划已超额完成将近20%。两家企业均实行两班倒,持续开足马力生产。

据秦岭介绍,美迪科生产的4100件医用防护服已于昨天下午发车,并于今天下午四点半到达武汉,服务于疫情一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