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副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
谢少锋指出,将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持续开展赋能“深度行”和典型案例的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要推动“产业智能化”。
谢少锋称,同时,要建生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挥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研制,加强人才引育,伦理治理和国际合作,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在商业航天的产业链当中,卫星通信正逐渐成为最具确定性的营收板块之一。
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聚焦计算、存储、网络等重点方向。
十余家供应商调查,揭秘车企“60天账期”背后的猫腻。
文件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