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渝两地年均新增50万人,中国人口流向第四极?

第一财经 2020-02-29 19:57:14

作者:李秀中    责编:刘展超

丁金宏表示,在城市化中后期,北京、上海的机会少了一些,生活成本高了一些,反而西部地区机会多了,成本相对便宜。

中国人口流向正在发生变化,成渝地区将可能成为人口聚集新的一极。

2月27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2019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58.1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25.1万人。重庆市此前也发布,2019年重庆全市常住人口3124.32万人,比上年增加22.53万人。

第一财经梳理最近5年的数据,成都和重庆两个西部特大中心城市,两地合计几乎每年都增加近50万人,甚至超过,其人口新增规模在全国城市中领先。尤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带动下,成渝将可能成为中国人口流向新的目的地。

成渝常住人口持续大增

第一财经梳理,2015-2019年,重庆市常住人口分别增长了25.15万、31.88万、27万、26.63万、22.53万。因为2016年,简阳市划归成都市代管,人口数据范围有变。成都市2015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增长了23万、12.67万、28.53万、25.1万。

成渝两个城市人口增长数据在全国也是领先的。以2018年为例,在全国城市人口增量排名中,成都和重庆分别居第五六位。排在深圳、广州、西安和杭州之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向第一财经表示,国家实施新的生育政策会带来人口的增长,当然,每年二三十万人的增长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也是很高的,说明西部地区机会多了,很多人口流向就在本省转移。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向第一财经表示,成渝两个城市之所以持续人口聚焦,产业发展聚集是一个重要原因,产业规模扩张带来了人口的增长。改革开放之后,沿海地区以土地价格低、原材料价格低,尤其是是劳动力价格低,吸引“三来一补”产业。现在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形成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因此,成渝地区劳动力需求大增。

不仅如此,郭晓鸣表示,由于成渝具有特殊的区位条件,四川是拥有8000多万的人口大省,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重要来源,四川在2016年出现了省内转移超过省外转移。另外,成渝又是特大中心城市,这带来了在高端人才吸引上的优势。

实际上,最近几年,作为人口流出大省的四川,人口返流现象也十分明显。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四川常住人口为8329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四川常住人口已经降为8041万人,10年净流出288万人。2012年—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增长了299万,四川常住人口规模又回到2000年水平。

可能成长为新一极

1月3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显然,作为国家培育的区域新兴增长极,成渝两地在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和承载上会大大加强。目前成渝两地人口分别是1658.1万人和3124.32万人,未来将朝向超大城市迈进,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丁金宏表示,从2013年开始,中国人口增长开始转向,北京、上海等地增长慢下来了,东部人口增长没有那么强劲了,说明在城市化中后期,农村人口向东部转移少了,本省转移增多。向成渝地区转移,虽然不会像民工潮那么大规模,但是会有比较大的流向。

“现在到广深地区的人口还是比较多,北京、上海的人口新增不多,这有政策控制的因素,但是以前也控制还是增长很多,说明市场的原因也很大。”丁金宏表示,在城市化中后期,北京、上海的机会少了一些,生活成本高了一些,反而西部地区机会多了,成本相对便宜。

这几年成都和重庆都推出含金量很高,覆盖面也广的重磅政策,通过住房、补贴等政策吸引人才落户,形成“蓉漂”“渝漂”等现象。成都市2018年统计公报称,2018年,人才新政累计吸引25.4万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

郭晓鸣也表示,虽然新增人口的群体比例没有数据,但是直观感受,在成都的企事业单位的外地人很多,政府机构中的外地人也多了不少,很多大学生毕业考公务员到成都来。

“到北上广深的人口流向不会改变,但是成渝地区会在他们之后成为新的一极,可以称为第四极。”郭晓鸣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