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疫情属不可抗力,合同就能不履行了吗?上海市司法局回应

第一财经 2020-03-18 15:26:21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漆辛夷

刘平强调,虽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被认定为不可抗力,但并不意味着疫情期间所有的合同都可以不履行了,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对相关合同是否还要继续履行、怎样承担违约责任等争议话题,上海市司法局刘平巡视员在3月18日举行的上海市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观看直播)上做出回应。

刘平表示,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都是人们无法提前预见,难以避免和克服的。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依法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刘平强调,虽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被认定为不可抗力,但并不意味着疫情期间所有的合同都可以不履行了,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适用时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考虑因果关系和影响程度。在合同不能履行与疫情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根据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来认定是部分还是全部免除责任。对于一些可以履行且不会造成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的合同,鼓励按照原有约定继续履行;对于一方可以履行而拒绝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法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按照民法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主张继续履行合同的一方,需要提供不适用不可抗力的相关证据。

二是注重公平处理和利益平衡。对因疫情或者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导致合同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或者继续履行对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应当依照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进行公平处理,平衡好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合理分配各方的责任份额,不宜由一方单独承担因疫情造成的损失。

三是倡导友好协商和共渡难关。疫情的发生是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不愿看到的,也不能归咎于某一方的过错。在特殊时期,我们应当树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理念,倡导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本着诚实守信、责任共担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来妥善解决矛盾和利益的分歧;对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寻求解决。

(本文编辑:实习生 马帅莎)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