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航空股“腰斩”套牢巴菲特,政府救助计划能否奏效?

第一财经 2020-03-19 16:25:29 听新闻

作者:李隽    责编:黄向东

前美联储风险信贷总监理查德·罗伯茨认为,美国会救助航空业,但页岩气企业会有不少破产。

2008年9月底,“股神”巴菲特“抄底”高盛(GS)之后,两个月内高盛的股价一度“腰斩”;而时隔近12年后,巴菲特在2月底“抄底”达美航空(DAL),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航空股也全面“腰斩”,3月18日达美航空大跌近26%,报收23.49美元。美国对航空业的拯救计划能否奏效?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气相关产业债务问题业让人担忧。

就上述问题,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美国蒙茅斯大学(Monmouth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Roberts),理查德·罗伯茨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担任美联储风险信贷总监,并出版了《手持柴火的灭火人:美联储》一书。他认为美国不会让大型航空公司破产,不过页岩油气产业方面,实力较弱的企业会面临破产。

美国政府会拯救航空产业

第一财经:达美航空股价已经腰斩,巴菲特的“抄底”并不顺利,今年整个航空业产业面临危机,债务上的问题会不会引发严重冲击?

理查德·罗伯茨:对巴菲特来说,“抄底”可能是一个明智的举动,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却不是。要能成功预测市场最低点,要能知道何时能成功控制住疫情对美国企业界的影响,而这一点目前没有人知道。

航空公司最初要求联邦政府提供约500亿美元的援助,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动用了500亿美元救助通用汽车(GM),其中大部分已经偿还。

根据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和当前的危机,如果想维持旅行基础设施,航空公司必须获得政府的援助。航空公司知道这一点,就像2008金融危机期间的大型银行一样,如果情况变得非常糟糕,他们可以依靠救助。这是道德风险的另一个经典案例,美国不会让大型航空公司破产,而航空公司高管也知道这一点。航空业一旦崩溃,将使得近一百万人失业,并摧毁美国几乎所有的长途旅行基础设施。

第一财经:参考2008年的做法,你认为拯救航空业要怎么做?

理查德·罗伯茨:在过去十年中,美国航空公司将90%以上的现金利润用于股票回购,以回馈投资者和他们自己的高管,后者的薪酬通常与股票挂钩。换句话说,航空公司将很少的利润留给“雨天”。

但是,新冠病毒危机不仅仅是“雨天”。我建议,救市必须是有条件的,必须要求航空公司将利润保留在银行中。这是2008年危机后对汽车制造商的要求,福特汽车(F)现在有近500亿美元的储备金,以备下次发生这种情况时使用。这次的疫情大流行是个意外。下一次就不是意外了。如果我们要求普通美国人储蓄,那么大型的美国公司也应如此。

波音(BA)对美国旅行基础设施并不那么重要。在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之前,波音就已经濒临破产,政府没有必要介入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尽管政府应该为波音及其员工提供帮助。

油价大跌或导致页岩气产业债务危机

天然气出口商Cheniere能源(LNG)等企业股价大跌,跟航空产业不一样,理查德·罗伯茨认为页岩油气产业方面,将会面临一定的债务危机,弱势企业会被淘汰。

第一财经:此轮油价大跌,对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影响如何?会不会也有类似航空产业的债务问题?

理查德·罗伯茨:与欧佩克/俄罗斯有关的油价暴跌,无疑将影响美国的某些生产商,页岩气产业会面临很多的破产,在一个自由经济市场,这是很正常的。过去这些企业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美联储的货币宽松和低利率政策,政府应该让自由市场发挥作用——一些较弱的生产商将会并且应该倒闭。但是,在此之前,政府应协助受疫情影响的所有企业。

第一财经:美国中小企业债务的问题,对美联储等监管层来说,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债务问题跟2008年10月有些什么不同?现在美国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依然比较高,应对危机会不会从容一些?

理查德·罗伯茨:中小企业债务危机起源不同但相互交织。当前是一场医疗危机,已经使美国相当疲软的经济从衰退的悬崖跌落。美国经济比大多数人预期的要差,也比数据显示的要弱。正是因为美联储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采取了充满误导性的长期宽松举措,从而引发不当激励和不良投资造就了美国经济的今天。不过,美国的银行现在状况比2008年要好。然而,在深U形的衰退中,改善了的资本和流动性水平很快就会消失,这就是我所一直预测的衰退类型。

政府将致力于协助受到负面影响的任何企业和员工。一旦我们度过了危机,就应取消所有政府援助,并应允许市场运作。我们对上一次危机的应对措施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在经济衰退后的六年里继续进行宽松政策,使美国经济充斥着不良投资,这些投资是今天危机的背景,并助长了这场危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