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全球临床试验登记网站clinicaltrials.gov 显示,吉利德科学(Gilead)开展的两项瑞德西韦治疗中\重症COVID-19d的临床试验信息有了更新。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将入组的重度患者人数从400例提高到2400例,中度患者人数从600例提高到1600例。此前,中\重症合计1000例临床试验。这一数据已具有统计学意义,为何试验还要扩大样本量呢?是否会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公布?
吉利德科学方面给予第一财经记者的反馈称:“由吉利德发起的两项瑞德西韦临床研究是随机、开放的(open-label),我们预计5月份可以获得试验结果。”
言外之意,扩增样本量并未影响到其获得试验结果。一位外资药企临床科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吉利德这个扩展最能说明这个药的安全性是被认可的。因为安全性是随试验进行在不断评估的,而疗效终点应该是在方案里规定好分析时间的,否则统计学效力会打折扣。
他还对记者指出:“这一扩充样本量动作能够让更多患者通过参加临床试验获得瑞德西韦治疗。与传统‘同情用药’提供患者瑞德西韦不同。临床试验供药,一方面简化了给药审批流程,将处方权最大程度地开放给临床研究者,患者有机会缩短等待时间,尽早用上可能有效的治疗药物。另一方面,依托临床试验严格的数据检测、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试验参与者的用药安全。同时,能够弥补试验成功至产品证书上市间因监管流程造成的药物供应空缺。即使试验疗效分析最终未能证明瑞德西韦对 COVID-19 的疗效,申办方也完全能够立即终止试验,停止招募患者,因此这不失为一种折中且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案。”
据了解,瑞德西韦进行的这两项临床试验均为适应性临床试验,即在不破坏试验的整体性与有效性的前提下,依据前期试验所得的部分结果调整后续试验方案,从而及时发现与更正试验设计之初的一些不合理假设,以减少研究成本,缩短试验时间的一类研究设计方法。
因而对试验方案的调整一般包括样本量、药物剂量、受试者的比例分配、入选/排除标准、统计方法及试验终点等。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应用中,样本量调整的使用最为广泛。
此次,瑞德西韦的两项临床试验正是扩充了样本量。一位药学专家记者分析道:“扩充样本量的原因主要是新冠病毒(Covid-19)已经成为大流行(Pandemic),病人指数级增加,三月份设计临床时考虑的走ODD(孤儿药资格Orphan Drug Designation)的路径已经没有可能,不如主动增加病例数,扩大临床规模,试验数据更漂亮或许还可以博得审评员的好感。与此同时,之前数量众多的个例拓展应用,吉利德官宣也说不堪重负。试验用药是免费提供的,不如通过临床试验的方式让更多尤其是重症病人用药,治病救人之余也能尽一点企业的社会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联邦药品与医疗器械研究所4月7日还表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均无效的情况下,将被允许使用瑞德西韦进行治疗。欧洲药品管理局上周五发现该药物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并建议各国使用该药物治疗重症患者。
“现在已经看到了一点点曙光”
来那帕韦是一款HIV-1衣壳抑制剂,将为对现有疗法无有效应答的HIV感染者提供一种每年仅需给药两次的全新治疗方案。
这些公司将在ADC药物治疗乳腺癌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并挑战此前一家独大的吉利德公司的TROP2 ADC药物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随着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获批上市,不仅将为默沙东在ADC药物领域的布局打开突破口,靶向TROP2 ADC治疗药物的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进博会是展示前沿创新、促进交流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