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价刷新7年半新高,下一目标直指2000美元?

第一财经 2020-04-14 17:05:37

作者:薛皎    责编:冯迪凡

花旗集团大宗商品全球主管莫尔斯预计,黄金有望在今明两年涨至2000美元/盎司,“黄金是今年迄今唯一有投资者资金流入的大宗商品,目前仍然值得买入。”

4月14日,美国三大股指在复活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表现惨淡,欧美企业即将开始的财报季也令市场担忧欧美股市将迎来又一轮冲击。

与股市低迷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金多头隔夜则彻底爆发。13日金价飙升约1.5%,创下2012年11月以来新高;14日,黄金继续稳坐1700美元/盎司关口,最高飙升至1725.43美元/盎司,令黄金多头大受鼓舞,后市看涨情绪高涨。

英国智汇外汇交易公司首席市场分析师阿斯兰姆(Naeem Aslam)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金价已经打开了通往第二个目标——1800美元的大门,“13日黄金的表现可以证明,交易员们确信宽松政策仍将持续,美联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扭转现在的局面,在此之前,金价上行阻力正在变小。”

三大因素奠定黄金上涨趋势

14日现货黄金保持了整体上涨的趋势,盘中一度突破1726.10美元/盎司,涨幅为0.7%,成功突破2012年11月的高位1723.30美元/盎司。

前一个交易日,现货黄金涨势更加凶猛,连破四道关口站上1720美元上方,一度较日低反弹超过40美元。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从近几日黄金表现来看,金价已经确认突破了1700美元关口,巩固了市场对于金价在中短期内进一步上涨的预期。

金价上涨的同时,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 4月13日持仓较上日增加15.51吨,增幅为1.56%,目前持仓量为1009.7吨,这也是近7年来首次突破1000吨。

推动黄金价格短期内快速走高的直接原因是投资者担心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以及即将陆续公布的欧美企业盈利将遭遇重创,市场信心进一步下滑,黄金再次发挥避险资产的作用。

从中长期来看,黄金多头仍然坚信金价有进一步上涨的理由。

首先,随着降息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低利率环境降低了持有实物黄金的机会成本,尤其是在欧元区负利率环境下,投资者甚至可以通过借入欧元来获得利息,然后用这些钱来购买黄金。

其次,RMB Group分析认为,全球货币贬值使黄金成为了重要的金融对冲工具。“全球央行都有权力疯狂印钞,但黄金产量无法在短期内激增。希望保证自身购买力的投资者只能通过购入黄金来对冲法定货币实际价值的缩水。”RMB Group在报告中写道。

第三个关键因素是,美国目前已成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而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救市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振了黄金需求。

与2008年金融危机救助资金完全通过银行系统发放不同,此次针对疫情的救助计划中,有很大一部分资金直接进入发放给美国消费者。与波动较大的股市相比,消费者可能更希望将资金花在实际的商品和服务上,进而很可能推高通货膨胀率。当通胀出现反弹时,黄金的需求将会明显上升。

“如此大规模的货币通胀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并且在疫情恐慌爆发前黄金投资量已经出现不足,而黄金投资的需求还将继续增加甚至持续多年,支撑金价和金矿股飞涨。”名贵金属分析师汉密尔顿(Adam Hamilton)说道。

金价今明两年涨至2000美元

花旗集团大宗商品全球主管莫尔斯(Edward Morse)预计,黄金有望在今明两年涨至2000美元/盎司,“黄金是今年迄今唯一有投资者资金流入的大宗商品,目前仍然值得买入。”

除全球经济形势支撑黄金走高外,从市场方面来看,黄金期现价差出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业内业内看作是金价进一步上涨的信号。

一般情况下,当大宗商品出现期货溢价被看作是利多信号,这意味着买家很难获得现货产品,于是转向可交割的期货合约来满足需求。市场人士表示,对于黄金市场而言,期现价差不仅能反映实物黄金的保险成本和储存成本,也能反映实物黄金持有者的机会成本。

有报道称,欧洲地区实物黄金的价格已经被推高至1800美元/盎司,意味着黄金市场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局面。

除了技术面的看涨信号之外,不少分析师也将当前黄金交易周期与2008年的周期进行比较。

“黄金在当前周期的涨幅有望超过上一个牛市周期(2009~2012年),因为目前利好黄金的因素更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流动性问题可能导致实物黄金和期货市场出现短期混乱,这将成为一把双刃剑。”加拿大丰业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谢尔斯(Nicky Shiels)在报告中写道。

RSI指标也显示,黄金目前已处于超买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剧烈波动甚至暂时的回调,需要投资者多加小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