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研旗下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最新发表的一项模型研究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可能在出现初始症状的两三天前便开始排出或分泌新冠病毒(SARS-CoV-2)。
这一通过模型估算新冠病毒传播时间点的医学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世卫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控制合作中心刘浩然。其和同事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94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排出时间模式进行调查,他们采集了这些患者的咽拭子——从最开始出现症状到之后的32天内;总计分析了414份咽拭子,发现患者的病毒载量在其症状初发时最高。
此外,刘浩然及同事还利用来自公开数据的另外77个“传播对”(transmission pairs)信息,对新冠肺炎的传染力特征进行建模。每个“传播对”包含两名具有清晰的流行病学关联的新冠肺炎患者,很有可能是其中一名感染了另外一名。研究者根据模型研究推断,在新冠肺炎症状出现前的两三天,感染就已经开始,在症状出现前的0.7天达到峰值。他们估计,44%的继发病例是在症状出现前的阶段被感染的,并且预计病毒传染力在7天内快速下降。
研究论文称,影响新冠病毒防控措施有效性的因素有多种,包括传播链中连续病例之间的间隔时间,以及从感染暴露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潜伏期)。如果连续间隔时间比潜伏期短,则意味着可能在出现显性症状之前就已发生病毒传播。因此,以出现症状为时间点而采取的防控措施,其控制感染传播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自然科研15日向媒体提供这项研究成果论文的新闻稿提醒,论文作者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依赖患者回忆症状的初发情况,这可能在研究中引入偏差,因为有可能存在初发症状认知滞后。
近年来,通过推行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我国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从58%提高至66%,缩短了约50%的治疗等待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更大幅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脂率最高的地区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脂率最低的地区为海南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带状疱疹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患者以及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比一般人高。
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季明芳表示,根据研究,2008年至2021年,中国所有癌症每3到5年生存率增加2.5%,但鼻咽癌仅增加1.1%。另外,30年来鼻咽癌早诊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瑞安在2024年录的利润8.1亿元,同比下降42%;股东应占溢利为1.8亿元,同比下降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