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康世纪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了火神山医院最为核心的ICU洁净病房和手术净化室;慧联无限开发的防疫精灵安防套装被广泛用于武汉社区防疫;传神语联帮助外地援鄂医疗队解决了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问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湖北一批高科技隐形冠军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过去,湖北这类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企业多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对上市并不感冒。如今,这批新生代的隐形冠军企业不一样了,他们的创始人纷纷接受外部融资,积极筹备IPO,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认为,危难中总是伴随着机会,这次疫情让原本市场认知度不高的一些隐形冠军企业脱颖而出,让更多投资人认识、了解了它们。
因此,有专家呼吁,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证监会应“搭把手、拉一把”,为这些抗疫有功的优质隐形冠军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不过专家也表示,有关部门即便要照顾疫区企业,也应是达到基本条件下的照顾。
抗疫战中的高科技力量
所谓隐形冠军企业,是指那些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且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业。
武汉华康世纪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康世纪”)作为为医院建设清洁病房的专业医疗工程公司,就是这样一家隐形冠军企业。
华康世纪董事长谭平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火神山医院ICU、手术室项目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全新风、全送全排的负压ICU。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保障满足负压及洁净度要求的主要设备及时到场的问题。
为此,华康世纪协调全国150余家供应商、近20个周边在建项目部紧急调货(已安装进行拆除),经过400多名工人及60多名技术管理人员全速赶工,2班倒24小时不间断作业,火神山医院全负压和全排系统的洁净病房终于在2月4日完工交付,并在此后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援鄂医疗队从全国各地赶到武汉,如何解决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也日益凸显。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下,武汉传神语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传神语联”)和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共40余人迅速组成“战‘疫’语言服务团”,联合开发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系列产品,包括微信版、网络版、融媒体口袋书、即时翻译软件、在线方言服务、视频软件等多种形式,让普通话不标准、说着不同方言的医生和患者之间无障碍沟通。
除了医院一线战场外,社区防控同样是武汉战“疫”的关键。
4月18日,武汉居民小李外出到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就在他离开楼栋时,安装有防疫精灵套装的门磁已将本次居民出门记录同步发送到了社区人员手机上。
研发防疫精灵套装的是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慧联无限”),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LPWAN(低功率广域网络)技术应用的企业,慧联无限也是LPWAN物联网领域全国龙头企业。
慧联无限总经理涂帆介绍说,防疫精灵这套系统采用的就是LoRa物联网技术,无需布线,在门磁设防状态下,当人员的出入导致门窗的开闭状态发生改变,门磁会立即告警并上传到云平台,实时通过短信、语音等通知社区人员。如果同时加装人脸识别设备,该系统还可将出入人员面部信息同步发送出去。
目前,已有数十家社区安装了防疫精灵套装,不仅提升了小区防控效率,还减少了人力支出。
隐形冠军不再“低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湖北不少隐形冠军企业或是担心上市不成反遭税务部门“追债”,或是受累历史遗留问题、改制不果断引发上市障碍,或是“不差钱”民企老板拒绝上市分享财富,即便企业已经做到各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负责人仍对上市充满顾虑。
但像华康世纪、传神语联和慧联无限这些新生代的隐形冠军企业,其创始人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康世纪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IPO计划,复星集团旗下上海复星创泓股权投资基金和深圳市达晨创丰股权投资企业、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浦医疗健康服务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相继成为华康世纪投资合伙人。公司预计今年5月31日完成辅导验收并取得监管报告,拟于6月10日向中国证监会递交IPO申报资料。
慧联无限于2019年10月16日由中通服领投,完成了数亿元的C轮融资,新一轮融资计划正在进行中。
传神语联则于2016年2月29日挂牌新三板。2019年11月22日,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被受理,目前处于“已问询”阶段。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湖北有不少小而精的企业,虽然现在的块头都不大,但在科技创新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老一代相比,这些新生代企业从创办之初就建立了科学、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为企业不断发展扫清了障碍。
董登新说,除了企业自身资质更便于上市外,这些隐形冠军不再“低调”也跟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激励扶持优惠政策息息相关。
2017年,湖北启动隐形冠军培育计划。三年来,该省共认定隐形冠军企业1132家。入选隐形冠军的企业,在省级支持工业发展要素(资金、项目)技改资金等方面都予以了倾斜支持。
2018年,湖北又开始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并出台《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在分阶段奖励、加大项目用地支持、实施“绿色通道”制度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真金白银的上市奖励政策也大大降低了企业上市成本。比如,武汉对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奖励300万元,大大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到境外上市也可获奖励200万元。
今年,湖北新认定的481家隐形冠军企业,2018年实现销售、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14%和22.28%,均高于该省平均水平;共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71家、核心自主知识产权13524项,发明专利9127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00余项;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第一的企业有60家,其中9家企业进入全球前三。
呼吁开辟上市绿色通道
3月上旬,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并在谈到复工复产时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要继续加大对湖北的支持力度,制定一揽子计划,在就业、财政、税收、金融、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适当倾斜,帮助湖北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
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湖北省近日出台了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30条。
其中提到,国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有上市意向的,优先纳入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科创板种子”企业名单,进行重点辅导培育。防疫物资重点生产企业拟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新三板”挂牌的,省及市县财政积极落实好分阶段奖励扶持政策。
陈波说,国内资本市场一直存在资产荒,也就是缺乏好的资产投资标的,这次抗疫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质企业,可以算得上大水退潮后的硬实力企业。这类优良资产,正是资本市场稀缺的优质标的,应该大力扶持,将它们推向资本市场。
不仅湖北省级政府要对抗疫有功的拟上市公司重点关照,陈波呼吁,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证监会也应该“搭把手、拉一把”,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挂牌新三板、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为抗疫有功的优质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政策,为它们IPO提速开辟了一条新捷径。
亦有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即便要照顾疫区企业,也应是达到基本条件下的照顾,比如正在排队IPO的疫区企业可适当提前等位位次,但达不到上市要求的疫区企业还是不予放行。
经过5年时间的系统重塑,力争到2030年,全省上市公司总数量显著增加。
湖北近期出台了《关于实施枢纽提能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的行动方案》,围绕“打造什么样的开放高地,怎么样打造开放高地”,提出实施五大行动、打造五大高地的具体举措。
力争到2030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的比重超过50%。
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2024年,湖北共接待游客8.7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01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