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4月23日在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7%,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和规模达到规定标准,更多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例如信息通信、医药医疗等,体现了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新进展,反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成效。
可以预期,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文字实录
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我们注意到,前不久我国公布了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的相关数据。请问这些产业主要覆盖了哪些领域?在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没有存在什么差距?
申长雨:谢谢你的提问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正如我刚才所提到的,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1.6%,具备了一定规模,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7%,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和规模达到规定标准,更多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例如,信息通信、新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医疗、环保产业等,体现了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新进展,反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成效。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重视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定期开展相关统计研究并发布统计数据。比如,欧盟2019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欧盟专利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16.1%,我国占GDP的比重是11.6%。所以与我国当前相比,高出4.5个百分点。
但可以预期,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交流前沿洞见。
中国拥有24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其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全球第6位。
海辰储能“外”有与“宁王”专利技术诉讼“持久战”,“内”有扩产需求和财务压力。
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服务出口。
这也是杭州连续第四年进入世界前15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