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技抗疫,为什么区块链却缺位了?|一佳之言

第一财经 2020-04-24 20:10:25 听新闻

作者:刘佳    责编:宁佳彦

一定程度上与区块链仍处于技术早期阶段有关。

在这场新冠疫情的防控战中,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表现亮眼,但提起区块链,却表现平平。

区块链的特点包括不可篡改,可追溯性、数据公开透明。联系到疫情期间“口罩造假”、“谣言”、“医疗物资运送透明度”等痛点问题,这些看上去本该是区块链最能发挥价值的地方,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区块链企业自身,在疫情之下也遭遇不小的挑战。不久前零壹智库发布的一份针对23家区块链企业的调研报告显示,近七成区块链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公司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已采取相关应对措施;超两成企业表示业务开展未受影响;还有8.7%的企业遭受了较大的负面冲击。影响主要集中在工作进度拖延、固定成本开支较大、与合作机构开展业务受阻等方面。

《区块链革命》作者唐塔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在的区块链研究所曾分析过疫情期间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了身份管理、数据共享、供应链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和复工复产,判断经营风险以及慈善捐赠等方面。但总体而言,它的表现不算特别抢眼。

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与区块链还处于技术早期阶段有关,也和目前区块链在数字经济中的角色、定位有关。

一种观点是,区块链至今还没有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提到,区块链应用缺乏顶层设计,区块链在每个领域都形成了特有的区块链网络,进而再次形成了数据孤岛。

过去人们认为区块链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但事实上,因为不同的标准,不同主体、不同网络之间与不同的场景构建的区块链应用,并没有实现跨链互通,不同链之间的信息和资产无法互操作,这影响了区块链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无论公链还是联盟链,资产上链真实性也是挑战,也就是解决链下真实资产在链上的映射问题。

此外,即使实现了跨链,跨链的可用性与易用性、安全性、拓展性等方面,目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而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需要建立标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融合与技术通用,才能真正形成网络效应。产业链环环相扣,区块链与AI、云计算、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应用有机整合在一起,将最大程度发挥价值 。

对区块链行业来说,新冠肺炎这场“战疫”有危也有机。本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明确了区块链是“新基建”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既是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手段,也是面向长远构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基础。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今天的区块链有望远离狂热的炒作,从脚踏实地的谷底起步,开始攀爬产业互联网的长坡。

产业区块链被视作国内区块链最大的落地方向。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日各地陆续开出区块链电子发票,非接触的方式降低了聚集性感染可能,提升了工作效率。

区块链何时迎来应用大潮,仍有赖于各个产业领域真正用区块链改造产业底层,实现区块链网络的产品化与平台化。

不过,任何一个新技术落地的过程都伴随着去伪存真的过程。分布式资本合伙人姚镜仪提醒,在政策风口后区块链会产生洗牌效应,太超前于市场技术不能落地、简单照搬互联网的模式上链会被淘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