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评线】上海消费券发放新模式“新”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0-05-09 10:46:06 听新闻

作者:刘功润    责编:任绍敏

不同于其他城市多为财政出资发放政府消费券,上海充分依托支付宝等数字化平台的数字技术支撑,撬动丰富的市场资源,鼓励商家自行发券、主动让利,探索出了消费券发放的新模式。

为刺激消费复苏、提振消费信心,全国多地纷纷推出消费券。从南京、合肥、广西、杭州、佛山、郑州等首批发放费券地区的数据看,消费券的发放对于扩大当地居民消费确实起到了拉动作用。

不同于其他城市多为财政出资发放政府消费券,上海充分依托支付宝等数字化平台的数字技术支撑,撬动丰富的市场资源,鼓励商家自行发券、主动让利,探索出了消费券发放的新模式。

上海发券新模式,“新”在哪里?先看一组数据:今年4月小长假期间,百年老店新世界城率先通过支付宝发放价值300万元的消费券,带动消费超1000万元;截至5月3日,上海商业“航母”百联集团在支付宝共发出消费券7.2亿元,实现全域成交额19.2亿元,累计吸引客流1229万人次;5月5日,建设银行联合支付宝发放9万笔合计近百万电子消费券;阿里巴巴旗下的口碑、饿了么、聚划算等也发放平台消费券,仅口碑、饿了么通过让利6.8亿鼓励小店发放“消费券”,让上海10万小店参与到五五购物节中……五五购物节启动仪式上,上海千企万店抱团“万券齐发”,4分钟内就突破了1亿元大关,仅用18个小时12分钟,消费支付总额就超过了100亿元。

不难发现,上海消费券发放的最大看点,在于“政企互动”。上海消费券发放的主体是企业和电商平台,还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遵循的逻辑是,政府(作为支点)通过支付宝、饿了么等数字技术搭建在线发放消费券平台(杠杆),吸引(撬动)企业上平台自行发放,自行选择发放金额、优惠幅度、发放时间等,路边小店也都能在平台发放专属消费券。如此,政府搭台,把大型商业体和上海街摊小店都汇聚到数字化平台上“唱戏”,再通过“五五购物节”这一上海版“双11”,点燃消费市场,集中释放消费潜力。

“没有精钢钻,揽不了瓷器活。”企业发券,背后其实是个技术活。在上海,之所以能“撬动”巨大消费能级,关键在于拥有过硬的数字技术平台。总部位于上海的支付宝,为发券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数字技术支持。通过算法及到店客流,可随时调整发券的人群范围、在36小时内实现与商业体结算系统的对接、确保真实消费者领取……这些都离不开算法、风控等众多数字技术的支持。支付宝全球用户达12亿,依托平台的数字技术能力,支付宝上消费券的发放不仅能覆盖最广人群,还能实现精准发放。

依托数字技术“撬动”市场发放消费券,除了能够直接刺激消费,还在于可以有力助推商家实现数字化经营。2019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5万亿元,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在上海,3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有近260家,是全国购物中心最集中的城市。上海通过支付宝等数字生活平台撬动市场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强力促使线上流量走到线下,同时又让线下客流通过体验成为长期线上消费群体,形成了良性互动,有利于夯实上海“全球卖”的国际购物中心地位。

上海“别具一格”的消费券发放模式,放大了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与乘数效应,对实体商业消费全面复苏与服务业升级大有裨益。因为疫情终会过去,而在线数字生活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人们新的消费习惯,这将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绝佳机会。上海通过支付宝等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持续打造服务业数字化“新基建”,将加速推动线下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