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4月金融数据逆势增长!对冲疫情,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加大

第一财经 2020-05-11 22:14:42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预计两会期间,还将推出包括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等在内的一揽子宏观政策应对措施。

4月,货币、信贷、社融增速“三速齐升”!

5月11日,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

值得注意的是,4月M2同比增速创近3年以来新高。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02万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6个百分点。

4月的金融数据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冲了疫情影响。在各项经济数据出现下滑的背景下,信贷投放力度明显放大,金融数据逆势增长,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

市场分析人士预计,下一阶段,还将推出包括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等在内的一揽子宏观政策应对措施,后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M2增速创2017年来新高

“总体市场流动性仍然较为宽裕,M2同比两位数上升,说明现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较为顺畅,之前释放的流动性能够通过金融机构得到极大释放,这也从人民币贷款的增加额得到证实。”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对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4月,M2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创2017年以来新高,M1同比增长5.5%;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

近一年M2同比增速变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今年以来,针对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央行全面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持续投放基础货币,降准释放中长期资金,把握公开市场操作节奏和力度,推动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步增长。

“本月货币乘数6.55继续维持在历史高位附近,财政、外汇等扰动因素降低以及货币乘数对基础货币的派生效用持续增强共同助力了M2增长。”温彬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M2增速反弹,一方面表明前期货币政策的偏松调节正在发挥作用,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从疫情冲击中尽快恢复的效果开始显现;另一方面,金融数据往往领先于实体经济数据,M2增速的率先反弹也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快速探底之后,从二季度开始持续反弹具备坚实的基础。

社融结构持续优化

人民币贷款和企业债券成为4月社融增量的主要动力。在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在4月持续恢复。

数据显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750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9015亿元,同比多5066亿元;另外,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3357亿元,比上个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少增2987亿元和1075亿元。

面对实体经济总需求不足,此前,政治局会议明确,拟发行特别国债,加大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发放,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同时,央行实施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实施定向降准,全力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要。

温彬认为,政府投资拉动、信贷供给增加、融资成本降低,共同推动了本月新增社融持续回升,结构性宽松延续。

陈冀表示,为应对疫情冲击,各项宏观政策助力引导、疏通各种融资渠道,包括专项贷款、增加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升企业发债便利程度等,都给境内直接融资短期内快速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环境。此外,社融增速快速反弹体现了宏观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疫后恢复的政策效果。“社融增速的反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实体部门信用扩张的意愿。”

企业贷款结构呈积极变化

从新增信贷结构上看,4月企业与居民部门、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延续了3月增长态势,释放出我国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积极信号。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各项经济活动正在恢复,市场信心也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看,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企业部门方面,新增人民币贷款95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少增62亿元,比上个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多减8814亿元和少减1355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5547亿元,比上个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少增4096万亿元和多增2724亿元,企业贷款的融资结构明显改变。

温彬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好于短期贷款,说明在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下,银行信贷加速流向基础设施、制造业、抗疫相关企业等中长期借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

陈冀分析,这表明企业已经逐渐从疫情期间的维持流动性转变到增加投资的轨道上,也间接表明国内经济已基本上由疫情防控期进入深度修复期。

值得注意的是,4月票据融资增加3910亿元,规模较大。对此,李建军表示,票据融资增加说明了短期流动资金的需求非常强劲,可能在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以及重大项目和恢复生产之间面临不同的生产资金需求。

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加大

在各项经济数据下滑的背景下,信贷投放力度明显放大。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三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发挥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积极调整内部管理和考核政策,增加贷款投放。

不过,疫情全球蔓延态势持续,叠加国内防疫常态化,业内分析二季度GDP增速反弹会受到一定制约,下半年经济增速回归潜在增长水平也面临一定挑战,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近日,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阶段货币政策方向进行了明确:要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下一阶段的政策思路: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主轴将是总量适度加大宽松、结构继续精准滴灌。

温彬分析,央行将采取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因此,建议在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结构性信贷供给的基础上,实施降准、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助力我国内需市场潜力挖掘,刺激国内总需求恢复性增长。

他建议,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引导LPR有序下调,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降,助力有效需求的修复与提振。

陈冀预计,考虑到银行一季度盈利超预期,不排除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小幅下调LPR 5个基点让利实体经济的可能性。

市场人士认为,下一阶段,包括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等在内的一揽子宏观政策应对措施有望推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背景下,5月信贷、社融增量有望继续改善,信贷、社融和M2存量增速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