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常态下,IBM中国的合作伙伴生态建设

第一财经 2020-05-12 18:55:48

作者:钱童心    责编:高莉珊

去年4月至今,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包卓蓝(Alain Benichou)上任时值一年,也是一直秉持“与中国同创”(MadewithChina)理念的IBM与中国本地合作伙伴建立新型的生态关系的关键一年,本地化举措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包卓蓝   IBM大中华区CEO

包卓蓝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IBM正在加速赋能生态合作伙伴、共建本地生态、服务中国客户。当前,人工智能、IoT物联网、云计算的线上商机蓬勃,IBM通过本地化生态,正在为客户打造截然不同的升级体验。”

基于“云”的生态系统

在今年的IBM Think大会上,IBM公布了升级后的PartnerWorld业务合作伙伴计划,支持合作伙伴以一种或多种灵活参与的方式通过IBM云进行应用开发、代码开发、知识产权整合或提供其他服务。

包卓蓝向第一财经记者列举了IBM在中国的本土化措施,包括与浪潮建立了合资公司,以先进的科技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加深与中国生态伙伴的合作,IBM还推出“Cloud Paks臻选合作伙伴”,这个项目围绕云服务、网络安全以及多云管理等业务合作。

作为IBM该项目在中国第一个合作伙伴,神州数码以此为契机,双方用互为生态的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适用的工具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实现IBM、神州数码与中国企业客户在数字时代的共赢。

“未来双方将以新基建为基石,展开更具前瞻性、创新性的合作,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更多的贡献。”神州数码集团CTO郝峻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过去20年来,神州数码与IBM共同服务了包括政府、金融、医疗等行业在内的数万家企业客户,共同见证并参与了中国IT行业的每一次重大的变革和发展。

郝峻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新基建”与ICT紧密相连,5G商用加速催生各行各业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场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混合多云一起成为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的支撑,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拉动新兴产业强劲增长。“这是整个互联网、整个ICT大产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机会。”他说道。

按照新基建的定义,云计算是信息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代表。这也将为IBM加深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提供重要契机。云业务是IBM新CEO Arvind Krishna上任后的工作重心。2020年第一季度IBM云营收总额达到5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在过去的12个月内,云营收达到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借助IBM的技术,神州数码等中国公司将不仅能够为客户建设云,而且能为其提供云托管服务,帮助企业在用云的过程中,保障效率、可用性和安全,释放混合多云平台架构价值和数据价值,高效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包卓蓝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正在重新启动经济引擎,不同规模的企业和机构都面临着疫情新常态下的紧迫需求,急速的大规模的数字化正在全面融合进所有人的工作与生活中。

对此,IBM中国已经迅速作出反应,提供覆盖了混合多云与AI人工智能的五大解决方案作为指南与动力,帮助中国企业适应新常态下的重启,赢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及战略部门负责人姜锡岫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如何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来实现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是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IBM推出的五大整合解决方案覆盖了网络信息安全、全球供应链优化、工作场景重塑、流程自动化和智慧多云管理,帮助企业应对“新常态”下激增的不确定和纷繁变化的环境,提前布局转型以适应未来变化。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叶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IBM在大中华区有接近2000家的合作伙伴。在20多年前,主要是做PC和服务器产品,更多是转售的方式。现在IBM为很多合作伙伴提供的价值是物流、交付以及财务支持,承担了更多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即跨产品整合的价值。”

叶明向第一财经记者举例称,像5G无线网络等推动的新应用场景下面,整个生态体系的变化很大。“现在的生态体系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客户所需要能为他们带来创新价值的服务。”叶明说道。

展望未来生态建设的挑战,叶明提出了两点,首先是如何能够更灵活地去支持多元的合作伙伴,同时也能给合作伙伴提供架构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更贴近政府关于的自主可控,加强关于安全方面的合作。

“我觉得在第二个方面,会有更多更开放的方式,通过合作伙伴的本地化应用,它的安全方面的管理能够满足政府相关的自主可控、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能够交付到我们的政府和所有相关的企业。”叶明说道。

推动数字化的两大主导力量

IBM新任CEO Arvind Krishna在IBM本月早些时候举行的Think Digital2020大会上表示,混合云和人工智能(AI)是推动数字化的两大主导力量。“混合云是不可撼动的技术主流,把握混合云带来的巨大机遇,我们押下了巨大的赌注。”Krishna表示。

他还称,疫情危机改变了混合云和人工智能被采用的节奏,过去数年才能完成的转型,现在被压缩到几个月。企业正在反思和改变他们的运营模式。

对此,包卓蓝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疫情对于很多企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让企业进入到一个优胜劣汰的达尔文自然法则时期。“一些企业能够在疫情之后变得更加强大,因为它们及时应用了新技术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包卓蓝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比如说人工智能,现在中国还只有14%的企业把人工智能应用于产业化。我们希望能够他们能够通过采用新兴技术,都变得强大起来。”

包卓蓝以五粮液和中国银行为例称,IBM帮助五粮液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IBM还把独具价值的IBM车库创新方法论(IBMGarageMethodology)带到中国银行,帮助他们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这两家企业都是国企,他们的数字化转型完成地非常迅速。”包卓蓝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IBM总裁Jim Whitehurst在ThinkDigital大会上表示,近年来,尽管IBM的业务模式尽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其技术重心从未改变。新冠疫情让企业对敏捷和弹性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也为验证技术、加速技术发展进程提供了契机。

在Whitehurst看来,企业数十年悬而未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已经随着企业的发展转移到云端。将真正的混合云战略与自身的业务战略相结合,是企业释放云全部潜能的唯一途径。

对此,包卓蓝告诉第一财经记者:“IBM正在推出新的平台,转向多云和混合云,这将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提供支持服务。IBM对中国不仅会加大投入,而且也会在中国取得更大的成就。”

包卓蓝认为,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国家都互相需要彼此,需要在理性、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彼此争端。IBM在中国招聘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帮助这家百年历史的科技巨头焕发新生。

谈到疫后的业务弹性和业务延续性的话题时,叶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为企业寻找上云的解决方案里,我看到多云、混合云是在里面明显的趋势。因为很多的业务,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放在公有云上面,特别是交易型的和非核心数据安全要求低的一些应用,可以到云上面去部署的。”

IBM还将混合云的定义扩展到边缘计算。未来数以亿计的设备需要像小规模的云一样运作、存储和保护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来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而所有这些操作都需要编排和互操作性。在电信领域,这一点尤为重要。

为此,IBM已经宣布将推出一系列全新的服务、能力和合作伙伴计划,助力企业在5G时代打造开放、安全的边缘计算生态系统。

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特别是在新基建方面的领域,比如与5G、云、数据中心相关的业务,企业已经看到了成长。IBM的中国合作伙伴元亿科技公司CEO张华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提供底层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我们这类企业提供了不少商机。企业对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新需求,离不开底层的架构设计,也囊括了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及相应服务。”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