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日开幕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
刘鹤表示,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各类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边际改善。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制造业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环比提高5.87%。一些消费零售指标也出现积极变化,车市和楼市均在回暖。
还有更多经济指标显示出了边际改善。近日发布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市场销售、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服务业生产指数、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挖掘机产量暴增八成,汽车销售增速创下2018年5月份以来次高值。
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也是观察经济景气的窗口。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提高3.9个百分点。全国发电量继5月增速明显回升后,6月正以更快速度增长,6月上旬全国全口径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1%。
发用电量持续稳定正增长,说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效果显著,经济社会运行、生产生活秩序日渐恢复正常,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5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2.99亿吨,同比增加1115万吨、增长3.9%,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日均装车15.9万车,环比增加1.3万车、增长8.8%,单日装车量4次刷新年内纪录。国家铁路集团称,铁路货运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和不断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加快恢复、稳中向好的态势。
不过,尽管5月主要指标继续改善,但不少指标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累计看多数指标仍在下降,表明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经济还未回归正常水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表示,当前境外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需付出更大努力。
付凌晖称,二季度经济恢复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民生证券指出,从整个二季度来看,中国经济最大的矛盾还是供过于求,需要采取一些总需求政策来提振消费。但经济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会转正,三季度之后会进一步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
刘鹤表示,我们仍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但形势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这是基于当前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对于中国供需优势和供需结构的再思考和再定位。华泰期货指出,首提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在当前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的情况下,给出了具体路径。畅通国内循环是关键,着力点在于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刘鹤强调,当前,我们正处于“十三五”规划收官、制定“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的重要时期。金融系统要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重点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加快发展资本市场。风险应对要走在市场曲线前面。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出台和落实金融改革开放举措。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内外部风险冲击,实现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包括三次降准,增加1.8万亿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额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这些政策的措施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二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出良好的回升迹象。
展望下半年,易纲表示,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同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推动金融部门向企业合理让利,着力缓解融资贵的问题。
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将适时推出增量政策。
短期货币端或以预期管理为主,保留政策余量应对关税等未来潜在的冲击。
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
权威专家表示,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较强的政策支持力度。
尽管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组合拳”继续发力显效,一季度经济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