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翻越PC生态“高墙” 苹果点燃了ARM与英特尔的真正战争

第一财经 2020-06-24 19:41:36 听新闻

作者:李娜 ▪ 来莎莎 ▪ 梁钰淇    责编:刘佳

无论ARM的同盟者是微软还是高通,建立在X86生态上的PC江湖始终由英特尔主导,但随着苹果的强势介入,一场围绕在桌面领域的产业链风暴正在形成。

近年来,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市场与以PC为主的桌面市场之间虽偶有摩擦,但始终相安无事。无论ARM的同盟者是微软还是高通,建立在X86生态上的PC江湖始终由英特尔主导,但随着苹果的强势介入,一场围绕在桌面领域的产业链风暴正在形成。

“苹果首款基于ARM架构的Mac预计将于2021年面世。苹果将首先在低端Mac中使用自己的芯片,然后再扩展到其高端产品线。”Strategy Analytics 手机元件技术副总监Sravan Kundojjala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2022年开始,(英特尔)真正的财务方面的影响必定会显现,除了苹果的影响外,英特尔的其他PC客户,如戴尔,联想和惠普,也有可能开始探索尝试ARM架构的芯片。

“此外,如果x86 PC量不够大,英特尔将面临开发人员放弃其平台的风险。”Sravan Kundojjala说。

苹果PC“入队”ARM阵营

对于ARM生态上的产业链而言,苹果在PC上的“自研芯片”不仅仅是降低成本的一步棋子,更重要的是,苹果有望以其生态聚合力,协助ARM打破英特尔在PC领域的神话,再进一步,甚至可以影响到英特尔盈利能力最强的数据中心芯片业务。

“在过去,ARM服务器市场推进缓慢的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人没有ARM架构的PC,很难在电脑上开发和测试适用于ARM架构的云端企业级软件,使X86架构仍然可以主导企业级市场。”Linux操作系统的创造者林纳斯·托瓦兹曾表示,如果ARM架构开始占领PC市场,障碍有望克服。

Sravan表示,对于ARM和苹果来说,(此时)时机似乎都是正确的。

“从历史上看,苹果持有多种自研元器组件,其中包括应用程序处理器,GPU,指纹传感器,5G基带等。相比于来源外部的芯片,自研芯片为公司带来很多优势,能更好地控制自身产品路线图、更方便地进行性能优化、节省成本开支、生产的功率效率也会得到提高。”Sravan对记者表示,相比于英特尔,苹果对于ARM的产品路线设计也更加具有信心,ARM最新的Cortex-A77 和A78型号的两款CPU内核都能为电脑提供显著优秀的性能。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则对记者表示,随着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上的不断进步,对ARM阵营不断升级核心频率与提升运算效能有所助力,而英特尔的先进制程优化表现在近年受到阻碍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通过核心数量的增加或cpu架构优化的方式来提升处理器的性能,但对于ARM阵营来说,目前是一个难得的奋起直追的机会。

能否带来PC产业变革?

“PC不是正在死去的业务,但是它确实是一个需要有更多创新的业务。”英特尔中国区的一名高管曾向记者这样评价PC产业。

但从过去几年PC的技术发展来看,ARM阵营上的厂商却显得更为积极。

作为ARM架构的盟友,高通曾经以”始终连接”为噱头宣传它的电脑解决方案,表示PC可以连续观看视频22小时,待机30天,并且随时上网。这种方案也受到了许多PC厂商的认可,包括联想、三星、惠普和华硕在内的厂商都发布了搭载ARM架构的笔记本电脑。2019年,微软发布了Surface Pro X,该产品采用了SQ1处理器,采用的也是高通骁龙8cx芯片的定制版。

但不温不火的市场证明了,厂商想要从技术上把ARM在移动端的优势“复制”到PC领域,并不容易,尤其是软件与新架构的适配。

“在Windows生态系统中,微软已经与高通合作。在Chromebook生态系统中,谷歌与三星,联发科,瑞芯微和其他公司合作。但软件成熟度将是基于ARM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成功的关键。”Sravan对记者表示,苹果将在这两年逐渐向ARM过渡,但苹果可能会将其x86 Mac业务至少再保留5年。

Sravan认为,即便是苹果,应用程序从x86移植到ARM,这个过渡并不容易。“第三方开发者必须在移植他们的应用程序这项工作上投入大量资金。”

姚嘉洋则表示,从现阶段来看,服务器整体生态系统仍然是以英特尔为主,ARM阵营虽然有产品推出,但还是要考量到运算效能表现与AI等相关运算运度的工作处理能力,再加上服务器本身的生命周期较长,若没有一定的灵活度与稳定性,替换掉既有的英特尔平台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对于苹果来说,PC上的架构转换并不是第一次。从摩托罗拉到IBM再到英特尔的X86架构,苹果几乎都是主导者,生态粘性也越来越强。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笔记本电脑设计和性能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引入而变得更加强大,而对于ARM来说,“挑战”英特尔地位的一战终将到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