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券商狂拉涨停潮,2014年牛市重演?

第一财经 2020-07-06 13:14:44

作者:郭璐庆    责编:杜卿卿

这一次有何不同?

7月6日,券商再次掀起涨停潮,在其带动下银行保险纷纷大涨。截至上午收盘,沪指大涨4.24%,两市成交超过9400亿。

券商涨停潮让人再一次想起2014年的券商牛市以及随后的全面牛市。这一次,历史还会重演吗?

券商暴涨逻辑

7月6日开盘后,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板块火力全开,特别是券商很快掀起涨停潮。截至上午收盘,非银金融(中信一级)暴涨8.04%,券商几乎全线涨停。

截至上午收盘,沪指大涨4.24%,报3286.6点;深成指上涨3.29%,报12842.3点;创业板指上涨2.21%,报2516.87点。两市成交超9400亿,北向资金净流入150亿。

在前一天下午,中信证券(600030.SH)、中信建投(601066.SH)携手澄清合并传闻。尽管这是两家头部券商二度澄清合并传言,甚至一度被解读为是给券商行情“泼冷水”。但从今日券商的暴动来看,澄清并未对市场热情造成影响。

显然,无论是“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还是“头部券商合并”,在当前注册制为主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下,市场对作为重要中介机构的证券公司改革引发了广泛期待。

上海某上市券商自营部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券商是金融市场改革中最为受益的品种。做大做强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中介为资本市场服务。其实不论是中信、建投的合并传言、还是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实际表达的均是这样的一个逻辑。因此从这次券商上涨的逻辑来说,比2014年的逻辑还要更强。”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认为,各项改革政策持续细化,提升直接融资的占比,券商中介职能不断强化,投行带动机构业务条线发力,同时流动性相对宽松,后续长期投资者引入、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等相关政策有望推出;同时目前市场交易量及两融放量,券商经纪、交易等业务跟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反映投资者预期,强 beta 属性下具备政策和基本面的支持。

与2014年有何不同?

与此同时,券商行情的启动,又一次让市场看到了全面牛市的可能性。在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中,正是券商行情吹响了牛市的号角。这一次,券商还会扮演牛市冲锋手的角色吗?

历史上的券商牛市,令人印象最深的之一是2014年11月21日至2014年12月17日的那波券商牛市。那段时间内主升浪长达19个交易日,证券板块整体涨幅接近翻倍。

当时券商行情的主要推动力是宽松的流动性、行业政策放开以及主板低估值修复。

具体来看,2013年以来国内GDP回落,2014年进入货币政策新一轮宽松期。这一轮货币宽松的标志是2014年11月22日,央行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人民币存款的基准利率。

彼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4个百分点至 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 1.1 倍调整为 1.2 倍。

此次降息正是对券商直接融资业务形成全面利好。一直以来,管理层强调发展直接融资,券商行业作为创新性直接融资的主力军将持续获得变革创新的制度红利。

回到当下。本周沪深两市共有19只新股可打,有7只拟登陆科创板,还有2只创业板新股及1只主板新股以及9只新三板新股。特别是中芯国际和寒武纪,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加大直接融资比重不言而喻。

“现在大家的仓位肯定都是满的,大概率不会加科技成长。新增资金主要是加仓低估值。那首选就是券商,下一个就是保险。然后就是银行。保险和地产的关注度相对会更高。”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第一财经表示。

“当下我觉得还是风险偏好和资金在驱动,主要还是在于估值的提升。未来短期走势大概率是低估值涨得多,科技成长涨得少。现在大家的关注点更多是在金融地产、周期中,所以这些板块有行情也不难理解。” 该私募基金经理称。

“但短期内券商股涨幅过大,透支有些多,可能会有些调整。但中长期看,券商肯定是值得配置的板块。”上述上海上市券商自营部负责人进一步称。

“上半年局部牛市,下半年是全面牛市的趋势已经确定。全面牛市一旦展开,低估值的蓝筹都将有一定的补涨机会。低利率宽信用的环境,居民资产配置通过基金进入股市、下半年经济有望较快复苏等,这些都是A股走强的原因。”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