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长江中下游水位将全线超警,直接经济损失已超400亿

第一财经 2020-07-07 10:52:52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杨志

预计未来几日,长江中下游干流和两湖湖区水位仍将继续上涨,最大超警幅度在1.0米左右。 目前,长江沿线的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均启动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江西、江苏也启动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今日(7日)7时,长江武汉关汉口站水位到达27.30米的警戒线,流量52900立方米每秒。截至上午10时,汉口站水位已达27.32米。

本月5日5时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至莲花塘、九江、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相继超警。预计未来几日,长江中下游干流和两湖湖区水位仍将继续上涨,最大超警幅度在1.0米左右。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已致全国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121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

武汉拉响Ⅱ级防汛应急令

6日凌晨起,武汉位于强降雨中心,蔡甸、汉南、江夏以及中心城区多地出现雨量超过100毫升以上的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尤其是江夏区乌龙泉雨量最大。当地气象站监测到的24小时雨量高达435.4毫米,成为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单日降雨量,此前单日最大值为317毫米。

第一财经记者从6日开始持续关注长江武汉关汉口站水位。6日11时,长江汉口站水位到达26.96米;17时,升至27.10米;21时,爬升至27.17米;7日凌晨1时达到27.24米,清晨7时到达警戒水位27.30米。

6日中午,有武汉市民冒雨在硚口区沿河大道汉江保树庵闸口看到,防汛“工事”已经搭建好,泥土沙袋打底子,彩条布搭好了棚子,并安排了专人值守,提醒前来汉江江滩游玩的市民,汛期安全第一,不要入内。

对比下游不远处的江汉桥,和堤防外的沿河大道,可以看到目前汉江的水位已经很高。

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目前汉江蔡甸段水位涨至27.43米,超过设防水位0.93米,汉江武汉段预计2天内进入警戒水位。

武汉港18码头,防汛人员在封堵闸口。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鉴于当前长江洪水防御的严峻形势,武汉市于6日6时30分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武汉两江四岸堤防沿线的闸口陆续开始封堵,专人24小时上堤巡查防守。

从全省来看,湖北共有26个县市达到暴雨及以上级别,其中黄冈、武汉、潜江、仙桃、咸宁、荆州、黄石等15个县市局地更是出现特大暴雨(雨量250~350毫米)。潜江更是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是目前湖北省首个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的市州。

长江干流监利以下将全线超警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游干流监利至莲花塘、九江江段、洞庭湖城陵矶、鄱阳湖湖口、太湖均超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于6日15时继续发布长江干流监利至江阴江段、洞庭湖湖区、鄱阳湖湖区、水阳江洪水黄色预警。

依据雨水情及工程调度现状,国家防总预计,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至江阴江段及两湖水位将全线超警,湖南澧水、湖北鄂东四水、安徽青弋江和水阳江、浙江东苕溪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安徽水阳江、浙江东苕溪将发生超保洪水。

目前,长江沿线的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均启动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江西、江苏也启动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国家应急管理部要求,湖北要重点做好长江、汉江及洪湖、龙感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等重点流域防汛抗洪工作;湖南岳阳、常德等市重点做好洞庭湖区和澧水、沅水下游流域性洪水防御;浙江抓好新安江、苕溪流域性洪水和杭嘉湖平原内涝防御,强化西险大塘等重要堤防巡查防守,加强水库河网预排预泄;江苏加强太湖、秦淮河、水阳江、里下河等河流防洪工程调度。

持续强降雨对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截至7月6日17时30分统计,7月4日以来强降雨造成湖北94.9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紧急转移安置475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7.9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1.21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178间,不同程度损坏房屋368间;直接经济损失11.42亿元。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先后造成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湖北等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121人死亡失踪,87.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56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

未来三日,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还将有持续强降雨。预计乌江、洞庭湖水系西部及长江中下游干流一线有持续强降雨,强度为暴雨到大暴雨,乌江中游、沅江、澧水及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过程累积雨量在100~200毫米,其中武汉、鄂东北累积雨量200~300毫米;10~12日,长江上游干流北部有较强降雨过程,其中涪江、渠江过程累积雨量100~150毫米。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