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成资本市场毒瘤,金融委“零容忍”震慑市场

第一财经 2020-07-13 17:04:57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并非着眼于短期的市场走势,而是立意长远,旨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民事赔偿和刑事追责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金融委开会震慑资本市场造假行为!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并点名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以来,金融委多次开会均强调要打击资本市场造假行为。业内专家表示,此次会议完善了资本市场监管,推动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保障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金融委会议并非着眼于短期的市场走势,而是立意长远,沿承了此前会议的政策思路,旨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在中国经济的“双循环”新格局中,这一举措主动应对时代变革,有望产生深远积极影响。

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今年以来,金融委已先后多次针对资本市场发展发声。

此次会议指出,市场主体的诚信建设,事关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危及市场秩序,制约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坚决、果断、及时地加以纠正。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制度建设存在短板,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较低,发生了多起恶性财务造假案件。会议称,新修订的证券法已大幅提高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监管规章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构建了立体处罚的有力框架,证监会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证券执法和司法工作,坚决打击、遏制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回应社会各方面期待。

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中国家庭财富结构亦已开启历史性的变革。

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角度看,程实认为,未来中国家庭资产的配置重心,将逐步从房地产市场转向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居民将成为中小投资者,并有望通过资本市场,从供求两端强化中国经济的“内部循环”。一方面,借助“财富效应”,居民财产性收入和消费能力同步扩张,为需求侧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借助“投资效应”,居民财富助力新经济的加速发展,为供给侧的转型升级打开空间。

但由于资本市场违法成本较低、信息不透明,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尚有缺陷,制约了上述正向效应的释放。

程实认为,此次会议对症下药,一方面,通过完善证券执法体制机制,配合立法机关加快刑法修改等工作进度,构建事前监管的“防火墙”;另一方面,通过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启动“集体诉讼”、建立专项工作小组等措施,强化事后惩治的“纠错器”。这一“双管齐下”的政策组合有助于补上制度建设的短板,放大资本市场在“内部循环”中的战略功效。

深化退市制度改革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发酵,中国经济目前稳步修复,经济与金融韧性在全球视角下持续凸显,国际资本长期流入中国市场趋势明显。

会议要求,要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良好生态。

“会议进一步升级‘零容忍’的具体政策,向市场传递‘零容忍’的鲜明信号,有利于消解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任疑虑。放眼全球,这不仅将长远地增强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也将在逆全球化浪潮下巩固‘双循环’的纽带,使中国经济金融成为全球的‘稳定锚’。”程实称。

具体而言,金融委出台了多项举措,涉及严厉查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强化民事赔偿和刑事追责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配合立法机关加快刑法修改等工作进度、统一执法标准、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加强舆论引导等七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特别强调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强化退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宣布或正式退市。其中,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2019年至今,共有17家上市公司退出A股。

程实表示,在“零容忍”政策工具箱中强调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这将与新修订的证券法以及注册制改革形成合力,构建上市公司的良性竞争循环,通过优化底层资产的方式,从根本上夯实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的基石。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预计,为保障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后续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退市执行力度;二是加强投资者保护;三是完善资本市场发行制度,在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