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以Club Factory、SHEIN、ZAFUL为代表的中国时尚DTC(Direct to Consumer)品牌在海外获得关注,并吸引了IDG、启明创投、峰瑞资本等早期风险投资的押注。不少传统品牌也成立CVC企业风投部门,在早期阶段挖掘具备潜力的DTC创业团队,或在企业内部成立创新孵化器、加速器项目。
“随着产业生态的不断成熟,中国本土时尚电商企业拥有绝佳出海时机,DTC是典型的电商出海方式。头部出海企业的销售额已经超过百亿,网站覆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德勤中国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主管合伙人林国恩告诉第一财经。
出海潮背后的中国供应链支撑
所谓DTC模式即通过自建互联网线上销售平台,摈弃传统的层层分销模式,在生产、营销、销售、反馈等环节上直接与消费者展开互动。
根据德勤、谷歌今日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时尚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零售电商市场规模大约在3.5万亿美元,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规模超过2.6万亿美元,且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成熟市场电商收入占总零售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在消费者购买力、在线支付、物流等配套设施方面也相对完善,电商出海能快速找到盈利模式。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也是国内DTC企业出海的首选市场。”林国恩表示。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同于中国,美国电子商务呈现更加分散的格局,DTC品牌网站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据Euromonitor统计,2019年美国以亚马逊和eBay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占据约41%的市场份额,而中国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家电商平台则占据了77%的份额;美国除了亚马逊和ebay的电商市场中,前十大电商份额仅为 20%,其余均为长尾品牌电商。
在林国恩看来,跨境DTC出海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首先,中国时尚行业拥有强大的制造体系及完整的供应链,无论是服装、饰品、还是鞋帽,均拥有设计、布料和成品制造到仓储物流的制造产业集群,为出海构建了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体系。华映资本合伙人孙玮发现,即使是美国快速成长的DTC品牌,背后的供应链也大多来自中国。
其次,中国本土电商市场进入成熟发展期,线上流量红利正在衰减。时尚电商企业日益感受到增长的瓶颈及成本的攀升,出海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
电商出海3.0
不同于早期出海,企业大多选择第与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如今电商出海更倾向于建立品牌独立站,即DTC模式来出海。一方面一手用户信息可以反哺产品设计及运营管理,另一方面对消费偏好的洞察可协助优化产品的选择和设计,降低库存,提升财务表现。
谷歌中国大客户部电商行业总监刘大伟认为,DTC企业出海并非新鲜事物,中国最早一批时尚DTC企业出海至今已历经十余年,并经历了三个典型阶段:流量导向型、产品导向型、品牌导向型。
出海初期企业大多采取流量导向模式,通过不断推出“爆款”产品吸引流量,迅速做大规模。这一阶段企业一般无自主设计团队及生产设施,产品大都从多个合作工厂直接现货采买。供应链能力薄弱、用户体验差,导致复购率和用户留存低。
经历2-3年发展,流量成本逐步上升、拉新日益困难,随后电商出海开始迈向产品导向型阶段,主要通过投资供应链来提升复购和留存,建立买手团队,尝试自主开发设计。这一阶段品牌和人群定位初见端倪,但同样面临前端销售和后端产品开发协同效率低、自拍图片转化率低、库存成本上升等问题。
鉴于时尚行业产品同质性高、潮流迭代快、行业壁垒低的特点,品牌或将成为时尚DTC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少数中国出海的DTC企业开始向品牌导向的经营模式转型。布局各类线上和线下品牌活动,KOL 内容营销、跨界合作、公益等持续拓展品牌影响力。
在用户体验上,这些品牌在海外部署仓储和物流中心,通过仓库前置,缩短国际物流时间。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推出更加宽松的退换货政策。构建本地化买手团队,洞悉当地市场的时尚趋势。
但挑战也无处不在,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不少DTC品牌面临市场洗牌。德勤商业战略与研究合伙人濮清璐告诉第一财经,快消行业迭代快,企业倒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现金流的管理问题、差异化竞争策略、品牌管理等,疫情往往是个放大镜,放大企业经营方面的短板。
作为DTC模式起源地,美国市场的品牌竞争更为激烈。根据报告显示,月度网站访问次数大于40000次的活跃线上时尚DTC品牌就有222个。很多品牌早期可以通过创新性的营销方式,获取低成本的流量,但如何突破增长瓶颈是中国电商出海普遍面临的问题。
“中国DTC企业普遍不擅长讲述品牌故事,如何诉说独特品牌故事并达到共鸣,如何实现品牌设计和运营的本土化,是此类企业出海面临的重要挑战。此外,重要市场本土化不足的问题,也困扰着品牌导向型的出海企业。面对不断扩大的组织规模,建立对应的企业文化也刻不容缓。”刘大伟指出。
除此之外,从资本视角而言,孙玮认为美国有一大批专门投资DTC新兴品牌的风投机构,产业投资也十分完善,新兴品牌的成长氛围更为友好,而中国专注于新兴品牌投资的机构还比较少,缺乏核心逻辑和打法,如何将品牌做大做强同样需要资本的助力。
据悉,首批参加的20家跨境电商平台包括全球速卖通、Lazada、Daraz、淘宝出海、阿里国际站、亚马逊、集酷、Voghion、中国制造网、义采宝、Inniverse、毛衫派、得物、OTTO、日本乐天、新蛋、Shopee、Wildberries、Egatee、OzonGlobal。
随着商务部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多个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出口转内销的扶持政策,外贸人在挑战中也迎来了转机。
淘宝在美区App Store免费iPhone应用程序总榜中的排名从4月15日的第8名再次上升,目前排名为第7。
4月15日,美区App Store显示,在购物类软件中,DHgate(敦煌网)、淘宝和SHEIN成为排名前3的免费iPhone应用程序。
对于美国将取消T86政策,中国卖家坦言充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