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起底26城就业结构:这3座城市高收入岗位最多

第一财经 2020-08-10 22:25:29 听新闻

作者:林小昭    责编:黄宾

北京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关从业人员高达138.9万人,在全国遥遥领先,相当于沪深之和。

和每年进行的GDP核算不同,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内容包括市场主体、从业人员、资产规模等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家底”、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11月发布的公告,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下称“四经普”)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总体来看,各地也在今年以来陆续发布了四经普相关数据。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梳理了26个重点城市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相关数据,在主要的高收入岗位中,北上深从业人数位居前三;而在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方面,深圳位居榜首,东北、华北城市从业人员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苏州、无锡等个别重点城市的数据尚未公开,在此没有纳入。

哪些城市高收入岗位多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其中,由于一些地方在统计金融业时囊括了保险业从业人员,一些地方未纳入统计,因此在此只比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两个行业的情况。实际上,这两个行业也代表了近几年高新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可称为数字经济、信息经济。

从具体城市来看,北京市四经普结果显示,北京在该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高达138.9万人,在全国遥遥领先,相当于沪深之和。五年来,北京的信息服务业企业数量大量增长,2018年,全市信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1.4倍。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快速发展,带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2018年末,北京全市有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8182个,比2013年末增长1.2倍,是信息服务业中单位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实现收入4057.8亿元,较2013年增长4.7倍,占信息服务业比重从2013年的12.5%提高到29.9%,上升17.4个百分点。

从空间分布来看,北京的信息经济最为集中在朝阳和海淀这两个大学最集中的区域。2018年末,在海淀区、朝阳区经营的信息服务业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市信息服务业企业的50.6%、73.2%、75.9%。

北京之后,上海、深圳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差不多,都在70万人左右。总体上,当前在信息经济方面,仍主要呈现京沪深三强鼎立的格局。

京沪深之后,广州以53.74万人位居第四,总体上看,广州与京沪深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不过近几年广州的转型升级也在加快。四经普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比2013年增加30.93万人,增长1.4倍。

在广州一家手游企业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的陈先生说,广州虽然大的互联网企业不如北上深,但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很多的,也吸纳了不少从业人员。

杭州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也达到了40万人左右,紧追四个一线城市。考虑到杭州的人口总数与北上广深差距较大,40万人的就业数量也十分突出。

杭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3795亿元,增长15.1%。杭州不仅有阿里巴巴、网易这些龙头企业带动,而且还有很多创业公司,吸引了大量数字经济方面的人才流入。

此外,南京、成都、武汉、重庆和西安在该行业的从业人数分别位列第六到第十位,从业人员全部超过了20万人。可见,前十强城市主要是大区中心城市以及深圳和杭州这两个副省级城市。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情况也颇为相似。北京以140.4万人高居榜首,上海以56.8万人位居第二,深圳和广州都超过47万人。

北京的高等教育实力在全国遥遥领先,高新技术企业也最多,研发投入也最大,因此从业人员也最多。不过,尽管上海和深圳的研发从业人员远不如北京,但这两个城市的制造业从业人员都很多,高端制造业的从业人员也会包含一部分从事研发投入的人员。因此,实际上上海和深圳在科技研发领域的从业人员,与北京的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此外,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天津、重庆在该行业的从业人数分别位列第六到第十位。总体上,仍然是大区中心城市加“深杭”的格局。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大区中心城市有计划经济时代沉淀下来的高教优势,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雄厚,因此人才优势突出。另外,这些城市规模大,对周边的辐射能力更强,因此科技研发和信息产业的优势也比较大。

深圳上海制造业从业人数突出

近年来,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这并不意味着三产比重越高就越好。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智敏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仍将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在制造业从业人员方面,深圳以418万人高居榜首。深圳的三产占比远低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但深圳不仅有新一代电子通信、人工智能、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也还有不少传统制造业,吸纳的制造业就业人口也是最多的。

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副院长谭刚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深圳的制造业占比在一线城市中是最高的,多年来保持在40%左右的比重。另外,深圳的制造业尽管在不断升级,但很多从原来的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企业起家,能做到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的还是比较有限的,中小型制造业仍比较多,因此吸纳的就业人数会更多一些。

上海的三产占比虽然已经达到了72.7%,但上海的工业依然是最强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实现工业增加值9670.68亿元,高居全国第一。上海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重、轻工业各门类之全堪称中国之最。当前上海的制造业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工业就业人员达到了249.5万人。

在四大一线城市,北京的三产占比已经达到了83.5%,占比最高。相应的,北京的制造业从业人员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也最少,仅为96.8万人,在26个城市中仅位列第15位。

一些沿海经济大市的制造业从业人数十分庞大,比如东莞有377.09万人,宁波有233.9万人,佛山有223.1万,泉州有189.4万人。这些城市的轻工业、民营经济十分发达,轻工业对就业的吸纳容量很大。

相比之下,沈阳、石家庄、济南、西安的制造业人员都比较少,比如沈阳只有48.87万人,石家庄也只有52.5万人。由于制造业从业人员少,此类城市的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也比较少,石家庄、沈阳和大连的法人单位就业人数都只有200多万人,与东莞、佛山等地差距甚远。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东北、华北等地的城市与东南沿海的东莞、佛山、泉州、温州等城市在制造业就业人数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产业结构造成的。比如,东北以重化工业为主,这些工业是资本型的,是靠大量投资来驱动的,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因此吸纳的从业人员比较少,相比之下,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要多很多。

丁长发也认为,大型重化工业会带来产值,但对就业的带动效应相对不明显。相比之下,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容纳能力很强,因此要高度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在沿海一些地方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应努力创造条件,让这些产业向一些有比较优势的区域转移。比如长三角宁波、苏州等地的一些产业可以转移到皖北的阜阳等地。

另一方面,从法人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来看,深圳、厦门、东莞、北京和宁波位居前五,此类城市由于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年龄结构较年轻,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较高。

谭刚说,珠三角外来人口多,且以年轻人为主,劳动力占比较高,这也是珠三角的一大优势,人口红利仍比较明显。

其中,深圳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比重高达92.5%,若再加上个体户从业人员以及在校中小学生数量,则超过了常住人口总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深圳紧挨着东莞、惠州,部分从业人员居住在邻深地区;其次,深圳的常住人口存在被低估的可能,在今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后,深圳的常住人口很可能会调高。

相比之下,石家庄、沈阳、大连、重庆和天津的这一占比位列后五位,这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东北华北的一些城市,年轻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较为突出;其次,石家庄、重庆等地由于下辖县区较多,城镇化率较低,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口仍属于农业人口。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